【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自动包装封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自动包装封膜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包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食品工业过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又是首先表现食品外观,吸引消费的形象,具有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因此,食品包装制程也是食品制造系统工程的不可分的部分。但食品包装制程的通用性又使它有相对独立的自我体系。在一些工厂通常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包装盒放到传送带上,然后人工将食品放进包装盒内再进行封口,由于步骤繁琐,因此需要多个人工同时进行工作,从而导致浪费大量的劳动力,同时通过人工对其进行加工使工作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需要一种机械装置代替人工对食品进行包装,但是现有技术中不能够控制食品灌装量,从而导致有的包装盒内食品数量多,有的包装盒内数量不达标,同时现有技术不能对使用之后的封口膜进行回收,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综上,需要一种食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自动包装封膜装置,包括有机板(1)和输送带(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盒机构(2)、食品添加机构(3)、辅助机构(4)和封口机构(5);机板(1)上端一侧中部固接于上盒机构(2);机板(1)上端中侧部设置有食品添加机构(3),并且食品添加机构(3)中部相连接于上盒机构(2);机板(1)上端固接于辅助机构(4)和输送带(6),并且输送带(6)位于辅助机构(4)底部;机板(1)上端另一侧固接于封口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自动包装封膜装置,包括有机板(1)和输送带(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盒机构(2)、食品添加机构(3)、辅助机构(4)和封口机构(5);机板(1)上端一侧中部固接于上盒机构(2);机板(1)上端中侧部设置有食品添加机构(3),并且食品添加机构(3)中部相连接于上盒机构(2);机板(1)上端固接于辅助机构(4)和输送带(6),并且输送带(6)位于辅助机构(4)底部;机板(1)上端另一侧固接于封口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自动包装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盒机构(2)还包括有第一支架(201)、第二支架(202)、第一环形套(203)、出盒控制机构(204)、第一料筒(205)和食品盒(206);第一支架(201)上端固接于第二支架(202)一侧;第一支架(201)中上部固接于出盒控制机构(204);第二支架(202)另一侧固接于第一环形套(203);第一环形套(203)内环面固接于第一料筒(205),并且第一料筒(205)下部相连接于出盒控制机构(204);第一料筒(205)内放置有多组食品盒(206);第一支架(201)下端固接于机板(1);出盒控制机构(204)相连接于食品添加机构(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自动包装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食品添加机构(3)还包括有第三支架(301)、第四支架(302)、第五支架(303)、第二环形套(304)、第三环形套(305)、第二料筒(306)、食品添加控制机构(307)、第一转轴杆(308)、第一传动轮(309)、限位块(3010)、第一传动杆(3011)、第二传动杆(3012)、第一齿杆(3013)和第一滑杆(3014);第三支架(301)中部固接于第四支架(302)一侧;第三支架(301)上端固接于第五支架(303)一侧;第四支架(302)另一侧固接于第三环形套(305);第四支架(302)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杆(308)一端;第四支架(302)中部固接于限位块(3010),并且限位块(3010)内表面相连接于第一转轴杆(308);第五支架(303)另一侧固接于第二环形套(304);第二环形套(304)内环面固接于第二料筒(306);第二料筒(306)内下部设置有食品添加控制机构(307),并且食品添加控制机构(307)下部相连接于第三环形套(305);第一转轴杆(308)外表面中部转动连接于第一传动轮(309);第一转轴杆(308)另一端传动连接于第一传动杆(3011)一侧;第一传动杆(3011)另一侧传动连接于第二传动杆(3012)一侧;第二传动杆(3012)另一侧传动连接于第一齿杆(3013),并且第一齿杆(3013)上端外表面相连接于食品添加控制机构(307);第一传动杆(3011)外表面下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3014),并且第一滑杆(3014)相连接于第四支架(302);第三支架(301)下端固接于机板(1);第一齿杆(3013)相连接于上盒机构(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品自动包装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机构(4)还包括有第一电机(401)、转盘(402)、槽轮(403)、第六支架(404)、第二传动轮(405)、第一齿轮(406)、第二齿轮(407)、第一转辊(408)、第三传动轮(409)、第四传动轮(4010)、第二转辊(4011)、封口膜(4012)、第五传动轮(4013)、第三齿轮(4014)、第四齿轮(4015)、第六传动轮(4016)、第七传动轮(4017)、第三转辊(4018)、第八传动轮(4019)、第九传动轮(4020)、第四转辊(4021)和第十传动轮(4022);第一电机(401)输出轴转动连接于转盘(402)一端;转盘(402)另一端通过拨杆传动连接于槽轮(403);槽轮(403)轴心转动连接于第十传动轮(4022)一端;第十传动轮(402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六支架(404);第十传动轮(4022)外表面通过皮带均传动连接于第二传动轮(405)和第五传动轮(4013),并且第二传动轮(405)位于第五传动轮(4013)一侧上方;第二传动轮(405)轴心转动连接于第一齿轮(406)一端,并且第一齿轮(406)另一端相连接于第六支架(404);第一齿轮(406)外表面上端啮合于第二齿轮(407);第二齿轮(407)轴心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辊(408)一端,并且第一转辊(408)两侧均相连接于第六支架(404);第一转辊(408)另一端轴心转动连接于第三传动轮(409);第三传动轮(409)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于第四传动轮(4010);第四传动轮(4010)轴心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辊(4011),并且第二转辊(4011)两侧均相连接于第六支架(404);第二转辊(4011)外表面设置有封口膜(4012),并且封口膜(4012)触接于第一转辊(408);第五传动轮(4013)轴心转动连接于第三齿轮(4014)一端,并且第三齿轮(4014)另一端相连接于第六支架(404);第三齿轮(4014)外表面上端啮合于第四齿轮(4015);第四齿轮(4015)轴心转动连接于第六传动轮(4016)一端,并且第六传动轮(4016)另一端相连接于第六支架(404);第六传动轮(4016)外表面上部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于第七传动轮(4017);第七传动轮(4017)轴心转动连接于第三转辊(4018)一端,并且第三转辊(4018)两侧均相连接于第六支架(404),而且第三转辊(4018)外表面相连接于封口膜(4012);第三转辊(4018)另一端轴心转动连接于第八传动轮(4019);第八传动轮(40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