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52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放卷送料,自动放卷机以设定的速度进行送料;S2第一放料张力测试,实时检测印刷基材张力,并根据实时张力与张力预设值比较结果调整放料牵引机构送料速度;S3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根据张力测试的结构,提高送料的速度与传输的稳定性,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速度为260m‑300m/min;S4第一印刷,通过调整刮墨刀角度对墨棍表面进行刷墨,墨棍对准印刷基材的印刷标记后进行印刷;S5第一烘干,经过S4的印刷基材通过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内部的温度300°‑400°;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其中步骤S2‑S10根据成品图案要求循环进行两次以上,实现高速多次印刷的凹版印刷机使用方法。

A high speed gravure prin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
,具体为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高速凹版印刷机是印刷机的一种,主要特性速度快,效率高,在印刷过程中减少大量的时间,是高效率的印刷设备,机械由变频调速电机、传动轴及连接齿轮组成的主传动将其动力传送至各印刷机组,同时每一印刷机组均设有独立油墨箱装置,向版辊表面不断地提供一定粘度的油墨,并经过刮墨装置,将油墨复制到承印物的表面。主传动通过各齿轮带动机组版辊作同步运转,完成印刷动作,然后通过加热烘干箱和自然干燥箱迅速干燥,最后经过收卷装置出来成印刷品,全过程由工业电脑控制并自动调节。目前的凹版印刷机其在运行过程中,受磨辊印刷的影响,无法再次提高转速,导致凹版印刷机生产速度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的目前的凹版印刷机其在运行过程中,受磨辊印刷的影响,无法再次提高转速,导致凹版印刷机生产速度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放卷送料,自动放卷机以设定的速度进行送料;S2第一放料张力测试,实时检测印刷基材张力,并根据实时张力与张力预设值比较结果调整放料牵引机构送料速度;S3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根据张力测试的结构,提高送料的速度与传输的稳定性,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速度为260m-300m/min;S4第一印刷,通过调整刮墨刀角度对墨棍表面进行刷墨,墨棍对准印刷基材的印刷标记后进行印刷;S5第一烘干,经过S4的印刷基材通过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内部的温度300°-400°;S6第二放料张力检测,第二放料张力检测机构检测经过步骤S5的印刷基材的张力;S7定位检测,采用光纤定位器对步骤S6的印刷基材进行定位检测;S8第二印刷,通过墨棍对印刷基材进行二次印刷,加深印刷色彩深度;S9第二烘干,经过S8的印刷基材通过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内部的温度400°-500°;S10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动力辊道输送机提高送料的速度与传输的稳定性,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速度为260m-300m/min;S11冷却,印刷基材经冷却辊冷却;S12盘卷收料,收料牵引机构收卷经印刷的印刷基材并经裁切后得到成品,在盘卷收料步骤S12前,其中步骤S2-S10根据成品图案要求循环进行两次以上;步骤S1放卷送料、步骤S3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与步骤S10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是转动速度相同,步骤S2第一放料张力测试与步骤S6第二放料张力检测实时检测当前牵引张力,根据牵引张力传感辊反馈张力情况,通过调节张力机构实现调整,实现传输过程中同步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S2第一放料张力测试包括进纸辊、刹车辊、张力检测辊与出纸辊一,所述出纸辊一右端设有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印刷基材依次通过进纸辊、刹车辊与张力检测辊进行张力调节,调节后的印刷基材从出纸辊一传入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S3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包括出纸辊二、伺服电机一、电机支架与轴承一,所述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两端通过轴承一固定在第一放料张力测试的支架上,所述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左端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一输出端上,所述伺服电机一底部固定安装电机支架,所述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底部设有出纸辊二,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出纸辊二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放料张力测试的支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S5第一烘干箱包括驱动风扇、加热管、传动轴与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烘干箱两端固定安装所述驱动风扇,所述第一烘干箱内壁两侧固定安装加热管,所述第一烘干箱内壁中间固定安装传动轴,所述第一烘干箱两端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风扇与加热管。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S9第二烘干箱输出端安装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所述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包括支架、伺服电机二与轴承二,所述第二烘干箱输出端固定安装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所述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两端通过轴承二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一端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二输出端上,所述伺服电机二共设有两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二逆时针旋转,底部所述伺服电机二顺时针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在第一放料张力测试步骤后边加入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步骤,根据张力测试的结果与稳定性提高印刷基材的传送速度,在第二次印刷前加入定位检测,可对印刷基材的第二次印刷进行定位,使多次印刷时清晰显示,在第二次烘干步骤后加入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提高送料的速度与传输的稳定性,也防止未烘干的印刷基材直接接触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造成模糊现象,其中步骤S2-S10根据成品图案要求循环进行两次以上,实现高速多次印刷的凹版印刷机使用方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操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放料张力测试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放料张力测试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烘干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放料张力测试100、进纸辊110、刹车辊120、张力检测辊130、出纸辊一140、第一高速动力传动辊200、出纸辊二210、伺服电机一220、电机支架221、轴承一230、第一烘干箱300、驱动风扇310、加热管320、传动轴330、温度传感器340、第二烘干400、第二高速动力传动辊500、支架510、伺服电机二520、轴承二5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放卷送料,自动放卷机以设定的速度进行送料;/nS2第一放料张力测试,实时检测印刷基材张力,并根据实时张力与张力预设值比较结果调整放料牵引机构送料速度;/nS3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根据张力测试的结构,提高送料的速度与传输的稳定性,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速度为260m-300m/min;/nS4第一印刷,通过调整刮墨刀角度对墨棍表面进行刷墨,墨棍对准印刷基材的印刷标记后进行印刷;/nS5第一烘干,经过S4的印刷基材通过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内部的温度300°-400°;/nS6第二放料张力检测,第二放料张力检测机构检测经过步骤S5的印刷基材的张力;/nS7定位检测,采用光纤定位器对步骤S6的印刷基材进行定位检测;/nS8第二印刷,通过墨棍对印刷基材进行二次印刷,加深印刷色彩深度;/nS9第二烘干,经过S8的印刷基材通过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内部的温度400°-500°;/nS10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动力辊道输送机提高送料的速度与传输的稳定性,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速度为260m-300m/min;/nS11冷却,印刷基材经冷却辊冷却;/nS12盘卷收料,收料牵引机构收卷经印刷的印刷基材并经裁切后得到成品;在盘卷收料步骤S12前,其中步骤S2-S10根据成品图案要求循环进行两次以上;/n步骤S1放卷送料、步骤S3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与步骤S10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是转动速度相同,步骤S2第一放料张力测试与步骤S6第二放料张力检测实时检测当前牵引张力,根据牵引张力传感辊反馈张力情况,通过调节张力机构实现调整,实现传输过程中同步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凹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放卷送料,自动放卷机以设定的速度进行送料;
S2第一放料张力测试,实时检测印刷基材张力,并根据实时张力与张力预设值比较结果调整放料牵引机构送料速度;
S3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根据张力测试的结构,提高送料的速度与传输的稳定性,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速度为260m-300m/min;
S4第一印刷,通过调整刮墨刀角度对墨棍表面进行刷墨,墨棍对准印刷基材的印刷标记后进行印刷;
S5第一烘干,经过S4的印刷基材通过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内部的温度300°-400°;
S6第二放料张力检测,第二放料张力检测机构检测经过步骤S5的印刷基材的张力;
S7定位检测,采用光纤定位器对步骤S6的印刷基材进行定位检测;
S8第二印刷,通过墨棍对印刷基材进行二次印刷,加深印刷色彩深度;
S9第二烘干,经过S8的印刷基材通过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内部的温度400°-500°;
S10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动力辊道输送机提高送料的速度与传输的稳定性,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速度为260m-300m/min;
S11冷却,印刷基材经冷却辊冷却;
S12盘卷收料,收料牵引机构收卷经印刷的印刷基材并经裁切后得到成品;在盘卷收料步骤S12前,其中步骤S2-S10根据成品图案要求循环进行两次以上;
步骤S1放卷送料、步骤S3第一动力辊道输送机与步骤S10第二动力辊道输送机是转动速度相同,步骤S2第一放料张力测试与步骤S6第二放料张力检测实时检测当前牵引张力,根据牵引张力传感辊反馈张力情况,通过调节张力机构实现调整,实现传输过程中同步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天祥刘汉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翔高新特种包装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