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打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球、铜球以及其余的球类均采用模具铸造的方式铸造,这种采用上下模具铸造的方式,容易使得球类被铸造完成后,在其周壁留下一圈多余的毛刺。目前对小型的铸造球采用滚筒式,集中清理,但是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大型的球铸体,大型球铸体留下的毛刺通常采用人工打磨清理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慢,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现为了满足上述对大型球铸体周壁毛刺不方便清理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包括对称且相互之间间距可调的用于对铸造球进行打磨的两个夹环,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夹环上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带动铸造球进行转动的竖向轮以及横向轮,在铸造球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对铸造球进行承托的环形托,所述环形托的中间设置有可升降的球形底,所述球形底的内部设置用于带动铸造球进行转动的纵向轮。所述夹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被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且相互之间间距可调的用于对铸造球进行打磨的两个夹环(21),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夹环(21)上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带动铸造球进行转动的竖向轮(24)以及横向轮(25),在铸造球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对铸造球进行承托的环形托(32),所述环形托(32)的中间设置有可升降的球形底(34),所述球形底(34)的内部设置用于带动铸造球进行转动的纵向轮(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且相互之间间距可调的用于对铸造球进行打磨的两个夹环(21),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夹环(21)上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带动铸造球进行转动的竖向轮(24)以及横向轮(25),在铸造球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对铸造球进行承托的环形托(32),所述环形托(32)的中间设置有可升降的球形底(34),所述球形底(34)的内部设置用于带动铸造球进行转动的纵向轮(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环(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4),两个所述移动板(14)被双向丝杠(13)贯穿并带动在底座(11)上进行移动用于相互间间距调节,所述双向丝杠(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环(2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框型的固定架(22),两个所述固定架(22)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液压缸(23)用于推动在所述固定架(22)内壁滑动的所述竖向轮(24)或者所述横向轮(25)进行移动,所述竖向轮(24)对应所述夹环(21)外壁开设的竖向的贯穿槽(2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王秋红,胡晓庆,徐亮,孙雪梅,王华奥,胡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