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被加工工件夹具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41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2
数控机床被加工工件夹具底座,它涉及一种机床加工辅助夹具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数控电火花加工工件夹具的改进。它包含底座壳体、内衬,底座壳体为盆形结构,内衬整体设置在底座壳体内并与底座壳体紧密连接,底座壳体和内衬形成的组合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柱形沉孔,底座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的凹槽;内衬的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固定沉孔;底座壳体两侧的凹槽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圆形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具有安装快捷方便,利用数控电火花加工的物理和力学特性,可以保证装配的快捷和加工的稳定,通过本案底座的装配,可以保证装夹的通用性,大大降低工装夹具的成本,也能缩短工件的装夹周期,提高机床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机床被加工工件夹具底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加工辅助夹具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机床花加工工件夹具的改进。
技术介绍
数控电火花是一种加工工艺,主要是利用具有特定几何形状的放电电极在金属部件上烧灼出电极的几何形状。数控数控电火花加工特性是:数控电火花加工工艺常用于冲裁模和铸模的生产。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并不直接接触,而是有一个火花放电间隙,这个间隙一般是在0.05~0.3mm之间,有时可能达到0.5mm甚至更大,间隙中充满工作液,加工时通过高压脉冲放电,对工件进行放电腐蚀。由于加工中材料的去除是靠放电时的电、热作用实现的,材料的可加工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及热学特性,如熔点、沸点、比热容、导热系数、电阻率等,而几乎与其力学性能(硬度、强度等)无关。由于可以简单地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因此特别适用于复杂表面形状工件的加工,如复杂型腔模具加工等。特别是数控技术的采用,使得用简单的电极加工复杂形状零件成为现实。数控电火花加工有它的特殊性,被加工工件由于不是接触加工,在被加工时受力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实际应用中对于被加工工件的装夹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控机床被加工工件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壳体(1)、内衬(2),底座壳体(1)为盆形结构,内衬(2)整体设置在底座壳体(1)内并与底座壳体(1)紧密连接,底座壳体(1)和内衬(2)形成的组合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柱形沉孔(3),底座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的凹槽(11);内衬(2)的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固定沉孔(21);底座壳体(1)两侧的凹槽(11)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圆形凹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机床被加工工件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壳体(1)、内衬(2),底座壳体(1)为盆形结构,内衬(2)整体设置在底座壳体(1)内并与底座壳体(1)紧密连接,底座壳体(1)和内衬(2)形成的组合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柱形沉孔(3),底座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的凹槽(11);内衬(2)的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固定沉孔(21);底座壳体(1)两侧的凹槽(11)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圆形凹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铭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