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39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公开了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是在钢包与中包之间设置缓存包,以维持换包过程中中包液位稳定,所述缓存包的尺寸根据连铸机断面尺寸、连铸机浇铸流数、连铸机浇铸拉速及浇铸换包时长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换包期间中包液位稳定,避免保证液位而进行的拉速调整,为铸坯质量稳定提供装备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钢铁材料作为应用最为普及的金属材料,其质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钢铁产品坯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坯料的化学成分均匀性、纯净性及致密性等,而其中更为重要且控制技术难度较大的是质量稳定性。在大生产过程中,铸坯质量的稳定能为后期轧制工艺及产品质量的最优化控制提供要有基础支撑作用。在现代钢铁冶金行业中,由于连铸的高效、绿色、低成本等优势,很多钢铁产品的生产逐渐从模铸转变为连铸生产,连铸生产的断面尺寸也在不断增大。连铸为钢铁冶金的核心工艺环节,炼钢精炼获得的高质量钢液必须得到最优工艺的浇铸凝固才能获得最优的坯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连铸工序的工艺系统庞大,各工艺细节的波动均会对铸坯最终质量的控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换包过程中中包液位会发生波动,导致中包钢液液位降低,而中包液位的降低会造成卷渣风险大幅提高。此外,换包结束后,为了恢复正常液位则需要加快钢包至中包的钢液流速,这将导致铸流附近流场波动,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包与中包之间设置缓存包,以维持换包过程的中包液位稳定,所述缓存包的尺寸满足公式:/nS*N*V*7.2*T/60=s*h*7.2 (1)/n其中,S为连铸机断面尺寸,N为连铸机浇铸流数,V为连铸机浇铸拉速,T为浇铸换包时长,s为缓存包水平截面尺寸,h为缓存包液位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包与中包之间设置缓存包,以维持换包过程的中包液位稳定,所述缓存包的尺寸满足公式:
S*N*V*7.2*T/60=s*h*7.2(1)
其中,S为连铸机断面尺寸,N为连铸机浇铸流数,V为连铸机浇铸拉速,T为浇铸换包时长,s为缓存包水平截面尺寸,h为缓存包液位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浇铸流数为2-8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浇铸拉速为0.45-0.72m/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浇铸拉速优选为0.50-0.52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光陈天明陈亮杨文中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