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钢筋下料优化及自动化加工与管理的成套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加工
,特别是一种基于BIM的钢筋下料优化及自动化加工与管理的成套技术。
技术介绍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工期。目前国内钢筋下料加工仍然以人工手动配合简单机械为主,钢筋加工管理较为粗放,加工精度低。大多数项目钢筋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导致钢筋传统翻样、下料工作难度极大,常出现钢筋加工误差,导致钢筋现场绑扎的保护层难以控制等问题。在钢筋原材利用率方面,依靠传统的方式难以实现最优化的钢筋切割下料方案,钢筋原材利用率仅为95%左右。公开号为CN201910080024.5的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基于BIM钢筋无图化加工方法提到了运用BIM软件精确绘制钢筋混凝土模型,对钢筋进行前期检查,输出BVBS数据导入BIM接口,对数据进行优化套裁处理后指导设备加工。但这一方法中存在建模功能不完善、建模效率低、无法满足精细化钢筋建模的问题,并且没有充分考虑现场多层钢筋保护层、钢筋接头形式等施工工艺细节,导致在实际工程中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钢筋下料优化及自动化加工与管理的成套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钢筋下料优化及料单生成/n建立实际工程的钢筋BIM模型后,分析需要加工的钢筋长度及数量,利用下料优化算法得到钢筋原材利用率最高的切断方案,并编制料仓分拣算法分配切断后的钢筋半成品的仓位,将相应的切断方案和仓位信息写入钢筋加工料单;/nS2:钢筋加工设备网络通讯及自动化加工/n建立计算机、云数据库、钢筋加工设备的网络通讯,计算机将上述钢筋加工料单上传至云数据库,自动化加工设备直接通过网络获取云数据库内的钢筋加工料单,并依据钢筋加工料单内的切断方案和仓位信息进行钢筋自动化切割、运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钢筋下料优化及自动化加工与管理的成套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钢筋下料优化及料单生成
建立实际工程的钢筋BIM模型后,分析需要加工的钢筋长度及数量,利用下料优化算法得到钢筋原材利用率最高的切断方案,并编制料仓分拣算法分配切断后的钢筋半成品的仓位,将相应的切断方案和仓位信息写入钢筋加工料单;
S2:钢筋加工设备网络通讯及自动化加工
建立计算机、云数据库、钢筋加工设备的网络通讯,计算机将上述钢筋加工料单上传至云数据库,自动化加工设备直接通过网络获取云数据库内的钢筋加工料单,并依据钢筋加工料单内的切断方案和仓位信息进行钢筋自动化切割、运输及分拣;
S3:钢筋加工精细化管理
通过采集终端对S2中钢筋加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钢筋原材进场及检测信息和钢筋半成品出库信息进行采集,并实时上传至统一管理平台,所述统一管理平台根据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实时更新钢筋加工情况,并建立数字台账,以实现对钢筋加工精细化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钢筋下料优化及自动化加工与管理的成套技术,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钢筋从原材进厂、切割、弯曲、料仓存放、出厂的各个节点的钢筋实际加工进度和出入库记录信息。
3.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钢筋下料优化及自动化加工与管理的成套技术,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采集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终端、手持电脑、智能电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钢筋下料优化及自动化加工与管理的成套技术,其特征在于,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BIM软件中分别基于面、线、族以及边界和自由绘制四种建模方法,并通过拾取操作自动计算每一层钢筋距离混凝土表面的实际距离,建立钢筋实际位置模型;
S12:根据分层浇筑信息钢筋运用面切割和长度组合切割两种方式进行钢筋截断并添加接头方式,然后根据接头方式创建机械连接套筒;
S13:根据所述钢筋实际位置模型所包含的信息,分析需要加工的钢筋长度及数量,利用下料优化算法得到钢筋原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李智璞,李增军,张乃受,乔朝起,刘玉辉,吴优,陈富,郭炳川,杨世豪,武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