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忆合金管接头扩径
,特别涉及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形状记忆合金管是由能够记忆原有形状的智能材料制作而成的管件,同样材料制作而成的管道接头由于其突出的密封性广泛应用在航空、石油和船舶等领域中。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能够实现两个管道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既不同于螺纹机械连接,也不同于焊接。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为简单的圆柱体,在母相状态下进行机械加工,其内径比被连接件的外径略小,内径加工有凸脊。应用时,将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冷却到马氏体状态,用机械力对管接头扩径,使得管接头的内径比被接管外径稍大。低温状态下将被连接管道和管接头装配到一起,然后再将装配好的形状记忆管接头整体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发生相变,其内径尺寸因为形状记忆效应而恢复到变形前的尺寸,但是在形状恢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被连接管道的限制而对其产生约束力,从而使两个被连接管道紧密地连接到一起。目前存在的记忆合金管接头的扩径装置,通常通过单向压缩扩径杆进行扩孔(如CN2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扩径套筒(1),所述扩径套筒(1)包括安装体(12)和安装体(12)一端连接的套筒体(11),所述安装体(12)靠近套筒体(11)的一端设置第一安装孔(121),待扩径的管接头(3)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1)内;/n扩径杆(2),用于穿过待扩径的管接头(3),扩径杆(2)的扩径锥(2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内、且位于待扩径的管接头(3)靠近套筒体(11)的一侧,扩径杆(2)远离扩径锥(21)的一端从安装体(12)远离套筒体(11)的一端穿过;/n拉伸机,所述拉伸机的上钳口(5)和下钳口分别与:套筒体(11)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径套筒(1),所述扩径套筒(1)包括安装体(12)和安装体(12)一端连接的套筒体(11),所述安装体(12)靠近套筒体(11)的一端设置第一安装孔(121),待扩径的管接头(3)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1)内;
扩径杆(2),用于穿过待扩径的管接头(3),扩径杆(2)的扩径锥(2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内、且位于待扩径的管接头(3)靠近套筒体(11)的一侧,扩径杆(2)远离扩径锥(21)的一端从安装体(12)远离套筒体(11)的一端穿过;
拉伸机,所述拉伸机的上钳口(5)和下钳口分别与:套筒体(11)和扩径杆(2)远离扩径锥(21)的一端连接,用于对套筒体(11)和扩径杆(2)远离扩径锥(21)的一端拉伸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液氮降温装置,用于给所述套筒体(11)输入液氮降温;
液氮保温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杆(2)包括:扩径锥(21)和扩径锥(21)两端的第一杆段(22)和第二杆段(23);
所述扩径锥(21)包括:定径带(211),所述定径带(211)一端与第二杆段(23)锥面(2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套筒(4),套在所述第二杆段(23);
所述安装体(12)沿着安装体(12)轴向从靠近套筒体(11)一端到远离套筒体(11)一端依次设置:第一安装孔(121)、第二安装孔(122)、第三安装孔(123),所述第一安装孔(121)、第二安装孔(122)、第三安装孔(123)的孔径依次减小;
所述第一安装孔(121)用于安装待扩径的管接头(3),所述第二安装孔(122)用于安装第二套筒(4);
所述第一杆段(22)位于第一安装孔(121),第二杆段(23)位于第三安装孔(1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体(12)与套筒体(1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杆段(22)和第二杆段(23)直径相等;
所述套筒体(11)和第二杆段(23)分别与拉伸机的上钳口(5)和下钳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体(11)上设置销孔(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记忆合金管接头拉伸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第一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内,用于检测其所在位置距离扩径杆(2)的距离信息;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21)内;
第一安装孔(121)孔底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
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在上钳口(5),用于检测上钳口(5)与下钳口距离信息;
控制器,分别与电源、拉伸机、第一距离传感器、报警装置、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电源通过第一连接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电路包括:检测模块、锁定模块、输出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端;
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二二极管(D2),为三端可调稳压二极管,可调端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端,负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电源输出端,正极接地;
第一电容(C1),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负极,第二端接地;
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第一端;
所述锁定模块包括:
第一光电隔离器(U1),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集电极通过第七电容(C7)连接电源输出端,发射极接地;
第二光电隔离器(U2),正极连接第一光电隔离器(U1)负极,第二光电隔离器(U2)负极接地,发射极接地;
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第一光电隔离器(U1)基极;
第六电阻(R6),第一端连接第二光电隔离器(U2)基极,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
第二三极管(Q2),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第一光电隔离器(U1)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电源输出端,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李艳锋,宋晓云,骆雨萌,于洋,罗峥,叶文君,惠松骁,
申请(专利权)人: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