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蚀剂复配搅拌罐
本专利技术属于缓蚀剂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缓蚀剂复配搅拌罐。
技术介绍
部分型号的缓蚀剂在复配搅拌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减少发生氧化反应或掺入大量气泡的可能,用户大多采取提前对搅拌罐抽真空的方式来实现,操作起来比较繁琐;现有的搅拌罐在搅拌完成后,必须将罐内所有缓蚀剂全部排出才能进行下一罐缓蚀剂的搅拌工作,而在实际生产中搅拌好的缓蚀剂需要被下序分装设备慢慢消耗,这就增加了搅拌罐的闲置时间,下序分装设备在消耗完一罐缓蚀剂后必须等待搅拌罐重新上料、配料和搅拌,增大了生产间隙,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蚀剂复配搅拌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缓蚀剂复配搅拌罐,包括封闭的筒体,套筒顶侧中间的预留孔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转轴外在的上部,转轴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盲孔,盲孔开口处管路连接有配液管,筒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动力结构,筒体内部滑动配合设有活塞,活塞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转轴穿过通孔并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蚀剂复配搅拌罐,包括封闭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套筒(1)顶侧中间的预留孔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转轴(2)外在的上部,转轴(2)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盲孔(21),盲孔(21)开口处管路连接有配液管(22),筒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的动力结构,筒体(1)内部滑动配合设有活塞(3),活塞(3)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31),转轴(2)穿过通孔(31)并与其气密滑动配合,筒体(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环形板(4),环形板(4)内周面分别通过数根横杆(41)与转轴(2)外周固定连接,环形板(4)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数根立板(42),活塞(3)上竖向开设有数个立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蚀剂复配搅拌罐,包括封闭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套筒(1)顶侧中间的预留孔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转轴(2)外在的上部,转轴(2)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盲孔(21),盲孔(21)开口处管路连接有配液管(22),筒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的动力结构,筒体(1)内部滑动配合设有活塞(3),活塞(3)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31),转轴(2)穿过通孔(31)并与其气密滑动配合,筒体(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环形板(4),环形板(4)内周面分别通过数根横杆(41)与转轴(2)外周固定连接,环形板(4)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数根立板(42),活塞(3)上竖向开设有数个立板孔(34),立板(42)分别从对应的立板孔(34)中穿过并与之气密滑动配合,活塞(3)将筒体(1)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上侧腔室和下侧腔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圆板(5),转轴(2)竖向贯穿所有的圆板(5),位于活塞(3)顶面和底面的圆板(5)同时与活塞(3)对应端面固定连接,上侧腔室的两块圆板(5)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伸缩气囊(51),下侧腔室的两块圆板(5)之间也同样共同固定连接有伸缩气囊(51),活塞(3)内部设有两条排液管(32),其中一条排液管(32)的上端穿过活塞(3)顶面的圆板(5)并与上侧伸缩气囊(51)内腔相通,与上测伸缩气囊(51)内腔相通的排液管(32)下端则与活塞(3)底面相通,另外一条排液管(32)的下端穿过活塞(3)底面的圆板(5)并与下侧伸缩气囊(51)内腔相通,与下侧伸缩气囊(51)内腔相通的排液管(32)上端则与活塞(3)顶面相通,位于最顶部和最底部的圆板(5)内部则分别设有进液管(52),进液管(52)的一端分别穿过转轴(2)侧壁与盲孔(21)内腔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衡,宋锴,黄伟,唐顺富,刘本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神驰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