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30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空气压缩机将外界的空气抽取进入到其中,随后经过处理的空气进入到空气缓冲罐中,高压空气注入到空气缓冲罐内部时,此时气体压力会直接撞击到受力壳,经过缓冲的气体顺势进入到处理箱中,气体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板与抑菌板的过滤处理,此时的灰尘与细菌会被处理掉,随后再随着管道进入到水处理器中,空气中的油污与饱和水会被处理排出,此时空气中还存在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与游离水,经过冷冻干燥机的加工后,游离水体也被处理掉,此时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开始进入到制氮主机中,经过碳分子筛吸附剂的处理,空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会被留滞到制氮主机中,随后纯度较高的氮气会从排氮管排出进入储存罐中,为了保证设备的顺利工作,操作人员通过利用控制阀实现两个制氮主机的异步工作,保证设备的工作效率。

A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method for nitrog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氮气制取
,具体为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
技术介绍
变压吸附是一种新型气体吸附分离技术,它有如下优点:产品纯度高;一般可在室温和不高的压力下工作,床层再生时不用加热,产品纯度高;设备简单,操作、维护简便;连续循环操作,可完全达到自动化,因此,当这种新技术问世后,就受到各国工业界的关注,竞相开发和研究,发展迅速,并日益成熟,用碳分子筛制氮主要是基于氧和氮在碳分子筛中的扩散速率不同,在0.7-1.0Mpa压力下,即氧在碳分子筛表面的扩散速度大于氮的扩散速度,使碳分子筛优先吸附氧,而氮大部分富集于不吸附相中,碳分子筛本身具有加压时对氧的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对氧的吸附量减少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采用变压吸附法进行氧、氮分离,从而得到99.99%的氮气。现有的变压吸附氮气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问题:变压吸附最为重要的就是改变压强,其中最直接的一部就是利用空气压缩机进行空气的处理,随后经过压缩的空气被排放到空气缓冲罐中,压缩程度越高的空气也适合制氮,但是其排出产生的冲击力也非常大,往往会对空气缓冲罐造成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该方法使用变压吸附氮气设备,设备包括上基板(1)等,所述上基板(1)顶部正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机(4),所述空气压缩机(4)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空气缓冲罐(5),所述空气缓冲罐(5)中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且空气缓冲罐(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处理箱(7),所述处理箱(7)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8),且处理箱(7)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抑菌板(9),所述处理箱(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处理器(10),所述水处理器(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冻干燥机(11),所述冷冻干燥机(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6),所述输送管(16)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该方法使用变压吸附氮气设备,设备包括上基板(1)等,所述上基板(1)顶部正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机(4),所述空气压缩机(4)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空气缓冲罐(5),所述空气缓冲罐(5)中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且空气缓冲罐(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处理箱(7),所述处理箱(7)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8),且处理箱(7)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抑菌板(9),所述处理箱(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处理器(10),所述水处理器(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冻干燥机(11),所述冷冻干燥机(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6),所述输送管(16)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控制阀(12),且输送管(16)右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制氮主机(13),两个所述制氮主机(13)内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5),且两个制氮主机(1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排氮管(14);所述空气缓冲罐(5)包括有外壳(501),所述外壳(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内胆(502),所述防护内胆(502)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条(503),所述缓冲条(50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受力壳(504),所述外壳(50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上基板(1)顶部的右上端;其特征在于,使用变压吸附氮气设备时,空气压缩机(4)将外界的空气抽取进入到其中,随后经过处理的空气进入到空气缓冲罐(5)中,高压空气注入到空气缓冲罐(5)内部时,此时气体压力会直接撞击到受力壳(504),经过缓冲的气体顺势进入到处理箱(7)中,气体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板(8)与抑菌板(9)的过滤处理,此时的灰尘与细菌会被处理掉,随后再随着管道进入到水处理器(10)中,空气中的油污与饱和水会被处理排出,此时空气中还存在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与游离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勤徐航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勤策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