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27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雾化器本体与制氧机本体;所述制氧机本体一侧设有床体,所述床体端部转动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侧壁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连有工作腔,所述雾化器本体的一端连通有吸入面罩,所述吸入面罩内端与工作腔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雾化器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号连接管,且一号连接管端部连接有弹性的进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工作腔对雾化器本体进行有效的固定与支撑,有效的减少了小儿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设置的吸入面罩不再需要使用绑带进行固定,减少绑带长时间绑在脸颊上而造成的不适感,有效的提高了雾化吸入装置的治疗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吸入治疗是医院呼吸科临床治疗的一项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固体或液体微粒,采用雾化器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利用高速氧气气流并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目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一般去医院采用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雾化的药物所需药剂量较小,药物副作用小,被广泛使用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雾化器进行药物的雾化吸入,但是普通的雾化器都是采用绑带将吸入面罩直接绑在患者的口鼻处,绑带长期勒着小儿患者的面颊,增加了不适感,雾化器悬吊着对小儿患者的负担较大,需要医护人员手持雾化器进行辅助治疗,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雾化吸入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一项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9215024204,该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儿内科治疗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制氧机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雾化器本体(1)与制氧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本体(2)一侧设有床体(3),所述床体(3)端部转动连接有靠板(31),所述靠板(31)侧壁上垂直连接有L形的连杆(4),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固连有工作腔(5),所述雾化器本体(1)位于工作腔(5)内部,所述雾化器本体(1)靠近靠板(31)的一端连通有吸入面罩(6),且所述吸入面罩(6)与雾化本体相连通的侧壁处开设有进气孔(61),所述吸入面罩(6)内端与工作腔(5)的端面之间对称连接有弹簧(51),所述吸入面罩(6)外端伸出至工作腔(5)的腔室外端,所述吸入面罩(6)底端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雾化器本体(1)与制氧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本体(2)一侧设有床体(3),所述床体(3)端部转动连接有靠板(31),所述靠板(31)侧壁上垂直连接有L形的连杆(4),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固连有工作腔(5),所述雾化器本体(1)位于工作腔(5)内部,所述雾化器本体(1)靠近靠板(31)的一端连通有吸入面罩(6),且所述吸入面罩(6)与雾化本体相连通的侧壁处开设有进气孔(61),所述吸入面罩(6)内端与工作腔(5)的端面之间对称连接有弹簧(51),所述吸入面罩(6)外端伸出至工作腔(5)的腔室外端,所述吸入面罩(6)底端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底端所对应的工作腔(5)侧壁上开设有与之相配合的限位槽(62),所述雾化器本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硬质的一号连接管(11),所述一号连接管(11)的另一端穿过工作腔(5)的端面并与之滑动相连,且该一号连接管(11)端部连接有弹性的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的另一端与制氧机本体(2)相连,所述雾化吸入装置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的自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由固定杆(41)、调节杆(42)与活动杆(43)连接而成,所述固定杆(41)的端部与靠板(31)侧壁垂直固连,所述调节杆(42)的端部与固定杆(41)的端部螺纹相连,所述调节杆(42)的另一端与活动杆(43)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凌燕刘玉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