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77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241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77美白霜,包括甘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77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377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美白是一个经久不衰、永远流行的话题。明亮均匀的肤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群渴望拥有健康白皙的肌肤。而环境污染的增加和紫外线的负重,越来越多的色沉、色斑、敏感肌成了大家的困扰。因此能研发出一种稳定、温和、有效的美白护肤品已成为必要。377(苯乙基间苯二酚)具有优异的皮肤美白效果,是活性最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之一。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并且它较难添加于化妆品膏霜配方中,如若配方搭配不合理,后期容易变色、分层、味道大。因此目前添加377的美白霜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刺激性大;配方不稳定,高温、光照易变色、分层、气味大,原料失去活性;渗透性不好。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添加377的美白霜效果不理想。专利技术一种温和、稳定、有效的377美白霜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运用合理的搭配和制备技术,改进现有377美白霜的缺点,发挥其卓越的美白祛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377美白霜,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377美白霜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377美白霜,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甘油:5-9%、Multilayer纳米微球体:3-8%、植物提取物:0.5-3%、美白发酵产物滤液:3-8%、水解贝壳硬蛋白:0.02-0.1%、美白剂:0.5-1%、鲸蜡硬脂醇:2-3%、鲸蜡硬脂基葡糖苷:0.3-2%、异棕榈酸乙基己酯:5-8%、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1-3%、生育酚:0.3-1%、泛醇:0.3-1%、甘草酸二钾:0.2-1%、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1-1%、1,2已二醇:0.3-1%、对羟基苯乙酮:0.3-1%、二氧化钛:0.5-2%、余量水。上述377美白霜的优选组分含量为:甘油:6%、Multilayer纳米微球体:3%、植物提取物:0.6%、美白发酵产物滤液:4%、水解贝壳硬蛋白:0.02%、美白剂:0.5%、鲸蜡硬脂醇:2.5%、鲸蜡硬脂基葡糖苷:2%、异棕榈酸乙基己酯:6%、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2%、生育酚:0.5%、泛醇:0.5%、甘草酸二钾:0.3%、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4%、1,2已二醇:0.5%、对羟基苯乙酮:0.5%、二氧化钛:0.5%、余量水。Multilayer纳米微球体为抗衰老纳米微球体,其是内外双层包裹结构,两层中加入了不同的功效成分,可以防止成分的功效相互抵消掉。本专利技术运用了纳米微球体,稳定、温和且效果增强;还选用VC的衍生物,复配二氧化钛增加稳定性;搭配其它美白剂增强效果,复配植物提取物液降低刺激性。纳米微球体包裹了苯乙基间苯二酚、乳酸、棕榈酰三肽-5、牛油果树果脂提取物等功效成分,解决了直接添加377、乳酸的温和性、稳定性、有效性问题。亲脂性钠微米球释放压缩的功效成分,并完全地融化进皮肤中,最小的微球体传递功效成分到达皮肤的最深层,解决了功效成分渗透性问题,使377美白霜比市售更加有效。纳米微球体解决了377、乳酸直接和料体接触导致产品变稀、分层等不稳定现象,同时避免了功效成分直接受热、光照导致料体发黄、变红、气味大等现象,其具有的缓释作用解决了377和乳酸的刺激性问题。摩擦外壳破裂时,亚微米球逐渐释放功效成分。乳酸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去除老化角质,增加其他成分的渗透性,同时也祛除已经到达表层的黑色素。377是高效的亮白抗氧化剂,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产量,从源头减少黑色素和生成。棕榈酰三肽-5促进肌肤细胞生长,抑制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刺激胶原蛋白生成。作为优选地,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积雪草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茶叶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地,所述美白发酵产物滤液包括大麦籽发酵产物滤液、大米发酵产物滤液和酵母菌发酵产物滤液,三者按4:3:2的比例添加。作为优选地,所述美白剂包括天女木兰提取物、异抗坏血酸(异Vc)、α-熊果苷和凝血酸,三者按4:2:1的比例添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VC377美白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先将甘油、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混合搅拌均匀后待用;(2)将水、泛醇、甘草酸二钾、1,2已二醇、对羟基苯乙酮、二氧化钛加入主锅中,升温85-90℃保温搅拌30-35分钟,加入预先分散好的甘油、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均质3分钟,搅拌至完全溶解(搅拌速度15-25HZ);(3)依次将生育酚(维生素E)、异棕榈酸乙基己酯、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加入油锅中,搅拌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至溶解完全,80-85℃保温搅拌3-5分钟(搅拌速度15-25HZ);(4)开启真空,保持真空-0.03MPa,搅拌下抽入油锅中物料,高速均质5-8分钟,搅拌均匀,真空状态下80-85℃保温搅拌30-35分钟后降温(搅拌速度15-25HZ,均质速度:55-60HZ);(5)降温,降至45℃以下时加入以下原料:Multilayer纳米微球体、植物提取物、美白发酵产物滤液、水解贝壳硬蛋白、美白剂,搅拌均匀,持续搅拌降温(搅拌速度15-20HZ);(6)降温,降至38℃以下时取样检验,合格后出料。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得到的VC377美白霜pH为5-7、粘度为65000-90000。本专利技术的美白霜产品具有刺激性小、温和,稳定、受温度和光照影响小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10%377美白霜鸡胚绒毛尿囊膜法测试的实际照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377美白霜与市售美白霜相比于空白对照组的亮白肌肤效果百分比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377美白霜与不含纳米微球体的美白霜相比于空白对照组的亮白肌肤效果百分比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377美白霜与不含2种复配的美白原料的美白霜相比于空白对照组的亮白肌肤效果百分比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377美白霜与不添加二氧化钛的美白霜的光照稳定性试验结果照片;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CalmYangTM对皮肤的刺激舒缓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VC377美白霜,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甘油:5-9%、Multilayer纳米微球体:3-8%、植物提取物:0.5-3%、美白功发酵产物滤液:3-8%、水解贝壳硬蛋白:0.02-0.1%、美白剂:0.5-1%、鲸蜡硬脂醇:2-3%、鲸蜡硬脂基葡糖苷:0.3-2%、异棕榈酸乙基己酯:5-8%、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1-3%、生育酚(维生素E):0.3-1%、泛醇:0.3-1%、甘草酸二钾:0.2-1%、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1-1%、1,2已二醇:0.3-1%、对羟基苯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77美白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n甘油:5-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77美白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甘油:5-9%、Multilayer纳米微球体:3-8%、植物提取物:0.5-3%、美白发酵产物滤液:3-8%、水解贝壳硬蛋白:0.02-0.1%、美白剂:0.5-1%、鲸蜡硬脂醇:2-3%、鲸蜡硬脂基葡糖苷:0.3-2%、异棕榈酸乙基己酯:5-8%、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1-3%、生育酚:0.3-1%、泛醇:0.3-1%、甘草酸二钾:0.2-1%、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1-1%、1,2已二醇:0.3-1%、对羟基苯乙酮:0.3-1%、二氧化钛:0.5-2%、余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377美白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甘油:6%、Multilayer纳米微球体:3%、植物提取物:0.6%、美白发酵产物滤液:4%、水解贝壳硬蛋白:0.02%、美白剂:0.5%、鲸蜡硬脂醇:2.5%、鲸蜡硬脂基葡糖苷:2%、异棕榈酸乙基己酯:6%、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2%、生育酚:0.5%、泛醇:0.5%、甘草酸二钾:0.3%、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4%、1,2已二醇:0.5%、对羟基苯乙酮:0.5%、二氧化钛:0.5%、余量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77美白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积雪草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茶叶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77美白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健黄桂香俞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名宇广东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