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15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沸石粉末40‑5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末0.1‑1份,负离子添加剂2‑10份,亚氯酸钠粉末10‑15份;该制剂以沸石为载体,几乎无死角地将细菌、病毒吸附在沸石载体的内部网状结构中,以亚氯酸钠、光触媒及负离子添加剂为反应主体,进一步利用光触媒、负离子以及亚氯酸钠同空气中水分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将其杀灭,达到灭活病毒的目的,既可以有效地适应于多种环境中,一定程度上实现光触媒和亚氯酸钠在反应条件上的互补,又可以优化空气质量,使体验者在拥有安全洁净空气的同时更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于此同时,相比现有制备技术大大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制备成本。

A preparation for anti influenza viru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生、防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病毒、细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就是空气中的媒介传播,一旦病毒进入体内,即可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老人、孩子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目前应对病毒、细菌传播的常用方法有负离子、臭氧、二氧化氯等;负离子和病菌结合后,由于负离子本身携带多余电荷,会破坏病菌的分子蛋白结构,使病菌产生结构性改变或能量转移,导致病菌死亡,不再产生新的病菌,同时负离子可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沉淀,净化空气,最终达到了抵抗病菌传播的效果,但单一的负离子抗病菌效果相比臭氧稍差一些;然而臭氧抗病菌是一把双刃剑,低浓度的臭氧可无死角进行杀菌,但浓度一旦控制不好,残余的即可人体吸收,给人体带来伤害;二氧化氯消毒法已逐渐作为一种稳定的抗病菌手段被大量应用,可以杀灭绝大部分病菌,其对病菌灭活的机理在于能够迅速地对病毒衣壳上的蛋白质中的酪氨酸进行破坏,使病菌产生结构性改变导致死亡,其对细菌的杀菌机理在于通过渗入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内,与细菌或其他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进而控制氨基酸分解,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然而,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广普型杀菌剂,其主要应用场合是水体中,随着科技的进步,虽然目前已制备出可用于空气杀病菌的以二氧化氯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如专利文献201010567135.8和专利文献201310700249.9,但都需要庞大的附加设备而且成本高,很难大规模工业应用;除此之外,即使目前能够通过进一步科研技术使该制剂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成本较高的问题,例如公开的专利文献CN105536825B一种用于室内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用的催化剂,但在极端高温干燥天气情况下效果并不好,并且不具备清新空气的作用。天然沸石是一种天然非金属矿物,是被国际科研机构认定的一种安全的、可以覆盖全产业链的环保新材料,其内部充满了细微的孔穴和通道,1立方微米具有100万个纳米级孔穴,同时拥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沸石具有了优良的抗病毒性、强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催化性、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分子筛功能等特性。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二氧化钛活性材料,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干燥后形成薄膜,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抗菌率高达99.99%,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等功能。光触媒作用原理:光触媒在特定波长(388nm)的光照射下,会产生类似植物中叶绿素光合作用的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赋予光触媒表面很强的氧化能力,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矿化部分无机物,并具有抗菌的作用;在光照射下,光触媒能吸收相当于带隙能量以下的光能,使其表面发生激励而产生电子(e-)和空穴(h+)。这些电子和空穴具有很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能与水或容存的氧反应,产生氢氧根自由基(·OH)和超级阴氧离子(·O),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几乎能将所有构成有机物分子的化学键切断分解,因此可以将各种有害化学物质、恶臭物质分解或无害化处理,达到净化空气、抗污除臭的作用。光触媒特性:(1)全面性:光触媒可以有效地降解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污染物,并具有高效广谱的消毒性能,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2)持续性:在反应过程中,光触媒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在光的照射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净化污染物,具有时间持久、持续作用的优点。(3)安全性:无毒、无害,对人体安全可靠;最终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4)高效性:光触媒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等光能就能将扩散了的环境污染物在低浓度状态下清除净化。除此之外,空气负离子已被当作评价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当人们漫步在海边、瀑布和森林时,会感到呼吸舒畅,心旷神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而空气环境变差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正、负离子浓度比失衡,空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和烟雾、灰尘、病毒、细菌等。而空气负离子一方面可以调节正、负离子浓度比,另一方面又可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负离子能使空气中微米级肉眼看不见的漂尘,通过正负离子吸引、碰撞形成分子团下沉落地,且负离子能使细菌蛋白质两级性颠倒,而使细菌生存能力下降或致死。负离子净化空气的特点为灭活速度快,灭活率高,对空气、物品表面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均有灭活作用。综上所述,可以以沸石为载体、充分结合光触媒、负离子添加剂及亚氯酸钠而制备出一种抗流感病毒的制剂,有效增强可适用环境的范围,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高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的制剂以沸石为载体,可以几乎无死角地将细菌、病毒吸附在沸石载体的内部网状结构中,以亚氯酸钠、光触媒及负离子添加剂为反应主体,进一步利用光触媒、负离子以及亚氯酸钠同空气中水分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将其杀灭,达到杀灭细菌、病毒的目的,既可以有效地适应于多种极端环境中,一定程度上实现光触媒和亚氯酸钠在反应条件上的互补,又可以在杀灭细菌、病毒的过程中优化空气质量,使体验者在拥有安全洁净空气的同时更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于此同时,相比现有制备技术大大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制备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成包括:沸石粉末40-5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末0.1-1份,负离子添加剂2-10份,亚氯酸钠粉末10-15份;所述沸石粉末的粒径为1-5微米;所述负离子添加剂为将黄河玉、六环石和/或电气石制备成纳米级超细微粉后制得。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组成部分;第二步,将重量份为8至10倍于上述制剂组成部分之和的水放入玻璃或陶瓷搅拌器中,并依次加入第一步称取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负离子添加剂和亚氯酸钠粉末,随后进行密闭性搅拌10-30分钟,制成抗流感病毒溶液,并盛入密闭的玻璃或陶瓷容器中;第三步,将第一步称取的沸石粉末加入上述玻璃或陶瓷容器中,充分浸渍1-2个小时,随后经85℃以下温度干燥直至含水率≤8%,制得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说明如下:1.该专利技术的制剂以沸石为载体,可以几乎无死角地将细菌、病毒吸附在沸石载体的内部网状结构中;2.以亚氯酸钠、光触媒及负离子添加剂为反应主体,进一步利用光触媒、负离子以及亚氯酸钠同空气中水分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将其杀灭,达到杀灭细菌、病毒的目的,亚氯酸钠、光触媒及负离子添加剂的配合,既弥补了亚氯酸钠在极端干燥情况下效果不好的问题,又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抗流感病毒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截面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负离子抗菌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成包括:沸石粉末40-5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末0.1-1份,负离子添加剂2-10份,亚氯酸钠粉末10-15份;/n所述沸石粉末的粒径为1-5微米;/n所述负离子添加剂为将黄河玉、六环石和/或电气石制备成纳米级超细微粉后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抗流感病毒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截面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负离子抗菌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成包括:沸石粉末40-5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末0.1-1份,负离子添加剂2-10份,亚氯酸钠粉末10-15份;
所述沸石粉末的粒径为1-5微米;
所述负离子添加剂为将黄河玉、六环石和/或电气石制备成纳米级超细微粉后制得。


2.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浣星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