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商品性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136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商品性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冬前选地深翻;2)起垄前合理施用底肥,然后机械深松;3)开沟覆土起超大垄、铺滴灌管、机械覆膜;4)选择适宜密植的甘薯品种,并通过物理手段获取高剪苗,再对所得高剪苗进行化学药剂处理,得到抗病高剪苗;5)将所述抗病高剪苗适时晚栽,并交错斜栽在步骤3)中所述垄上;6)对移栽的所述抗病高剪苗利用滴灌及时浇足保苗水;7)在甘薯生长中期适时进行养分管理;8)在霜降前及时收获甘薯。

A cultiv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marketability of fresh eating sweet pot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商品性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标准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pomoeabatatasL.)又名红薯、番薯和地瓜等,属根茎类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甘薯在中国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据FAO统计,2014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2.1%和67.9%。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型甘薯逐渐从传统的救命粮转变为调节口味、丰富菜篮子的保健食品,在人们生活饮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鲜食型甘薯是一类薯肉颜色鲜艳、薯皮光滑、薯块大小均匀且外形美观,简单加工后食味极佳的甘薯种类。目前,鲜食型甘薯的配套栽培方法和管理措施发展较为缓慢,与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展形成强烈反差,是限制甘薯增产、提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鲜食型甘薯的生产效益既受薯块产量的影响,也与其商品性有关(刘桂玲等,2012;后猛等,2015)。薯块商品性是指包括薯块外观品质、营养品质以及薯块大小和均匀度等影响薯块商品价值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表现。研究显示,栽培措施和管理水平是除基因以外,改善鲜食型甘薯块根产量和商品性的重要手段(马代夫等,2012)。传统的甘薯栽植方式主要包括机械起单窄垄(0.7m-0.8m宽),然后选择拔苗低密度移栽至大田,再由人工浇足窝水后覆土、喷除草剂等过程。该方法对于小面积甘薯栽植田、水源不足地或山区丘陵地等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平原地区甘薯种植大户(20亩及以上)和种植面积的增加,传统栽培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化甘薯种植需求,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突现,如干旱多雨不保产、薯块过大不美观、商品薯率低、用工量大、除草剂残留严重等,严重影响了薯农种植的积极性。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特研究制订了本方法,以期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为提升鲜食型甘薯的产量和商品性提供科学指导。参考文献:刘桂玲,张鹏,郑建利,等.不同类型甘薯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差异[J].中国粮油学报,2012,27(2):10-13.后猛,刘亚菊,王欣,等.氮钾配施对食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01):260-264.马代夫,李强,曹清河,等.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学报,2012,28(05):969-97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北方平原春薯区的提升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标准化栽培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北方平原春薯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提升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标准化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冬前选地深翻;2)起垄前合理施用底肥,然后机械深松;3)开沟覆土起超大垄、铺滴灌管、机械覆膜;4)选择适宜密植的甘薯品种,并通过物理手段获取高剪苗,再对所得高剪苗进行化学药剂处理,得到抗病高剪苗;5)将所述抗病高剪苗适时晚栽,并交错斜栽在步骤3)中所述垄上;6)对移栽的所述抗病高剪苗利用滴灌及时浇足保苗水;7)在甘薯生长中期适时进行养分管理;8)在霜降前及时收获甘薯。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选地的标准为: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生荒地,或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前茬连续2年未种过地下作物的砂壤地;所述深翻是在前一年秋后深翻25cm-30cm破除犁底层。疏松的壤土土壤透气性好,为薯块膨大提供了适宜环境,越冬低温能穿透深翻土层,起到高效冻杀地下害虫的作用。上述方法步骤2)中,优选在起垄前三天内合理施用底肥。所述底肥包括发酵羊粪有机肥7500-8000kg/hm2、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330kg/hm2,所述发酵羊粪有机肥为羊粪与适量秸秆粉混合后发酵而成,具体的所述羊粪与秸秆粉的质量比可为4-6:1。具体的,所述发酵羊粪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a、按“100g发酵剂+1kg红糖+15kg水”的搭配比例,将发酵剂、红糖与水进行搅匀、融化后密封在塑料桶中,在30-40℃之间密封放置3-7天即可;b、将上述发酵液加水稀释10倍后待用;c、将羊粪与适量秸秆粉参合,并用步骤b中的稀释液(水)进行浸湿混合,一般发酵要求45%的含水量,也就是手捏成团,手指缝见水,但不滴液(水)。d、打堆发酵:混合好之后将原料打堆发酵,每天翻堆2-3次,一般15-25天即可腐熟。上述发酵剂具体可为河南农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菌肥发酵剂(第三代加强型)。所述机械深松的深度为20-30cm,将有机肥均匀拌于耕层土壤。上述方法步骤3)中,采用40-50马力轮式拖拉机带动中开开沟机翻土开沟起超大垄;所述起超大垄按照“高起垄、起宽垄”标准,垄高控制在0.5-0.8m(优选0.6m),垄宽控制在1.3-1.5m,垄间距控制在1.3-1.5m,且垄顶平面宽保持在0.4-0.6m(优选0.5m)。上述方法步骤3)中,起垄后铺贴片式滴灌管,选择1寸20cm间距的滴灌管将孔眼朝下平铺于垄顶中心线位置,浇水均匀;利用配套覆膜机械进行覆膜(比人工覆膜相比,节省人工50%以上),地膜选择0.8丝1.5米宽的黑色膜。上述方法步骤4)中,不同甘薯品种最佳栽植密度各有差异,根据前期筛选结果得,以烟薯25号甘薯为代表的鲜食型甘薯适合密植移栽;所述烟薯25号甘薯一般栽植密度为60000-68000株/hm2,可比普通品种传统栽植方式多栽7500-8000株/hm2。上述方法步骤4)中,所述物理手段,即利用剪刀或刀片剪取种薯薯苗并移栽,具体操作为:利用剪刀或刀片在近苗床1-2节间处(基部保留2-3cm)将薯苗剪断,确保被剪薯苗长度在25cm以上,即获得到高剪苗。所述化学药剂处理:即对所得的高剪苗分别用甲基硫菌灵(50%可湿性粉剂兑水600-800倍液)和辛硫磷(50%辛硫磷乳剂兑水800-1000倍液)沾根(沾根长度8-10cm)处理5-10min,可有效防治黑斑病和蛴螬等病虫害的发生;高剪苗移栽前再次将根部沾入拌有生根粉的黏土中(生根粉兑清水稀释300倍液与黏土按照质量比4-5: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处理5-8min(顶芽处不可沾药),即得抗病高剪苗。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适时晚栽,一般选择在5月下旬(5月20日-5月31日)进行移栽;交错斜栽是指按“双排交错、相向斜栽”方法进行移栽。所述双排交错是指每垄栽两排抗病高剪苗,两排抗病高剪苗在垄顶中线两侧位置依次交错排列;所述相向斜栽是指从垄两侧、相对于垄顶中线进行相向斜插入垄。该栽插方式更利于均匀结薯且集中分布在垄顶中线两侧,便于铧犁起薯和收获。具体操作:利用简易竹板将抗病高剪苗斜插入土约占抗病高剪苗长度的2/3,地上部保留2-3片展开叶(不包括顶芽),倾斜角度约为30-45°;垄上双行间距30-35cm,单行内株距20-24cm,保证了各株抗病高剪苗根部间距在18-22cm。上述方法步骤6)中,所述利用滴灌及时浇足保苗水,是指在足压下通过滴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商品性的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n1)冬前选地深翻;/n2)起垄前合理施用底肥,然后机械深松;/n3)开沟覆土起超大垄、铺滴灌管、机械覆膜;/n4)选择适宜密植的甘薯品种,并通过物理手段获取高剪苗,再对所得高剪苗进行化学药剂处理,得到抗病高剪苗;/n5)将所述抗病高剪苗适时晚栽,并交错斜栽在步骤3)中所述垄上;/n6)对移栽的所述抗病高剪苗利用滴灌及时浇足保苗水;/n7)在甘薯生长中期适时进行养分管理;/n8)在霜降前及时收获甘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商品性的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冬前选地深翻;
2)起垄前合理施用底肥,然后机械深松;
3)开沟覆土起超大垄、铺滴灌管、机械覆膜;
4)选择适宜密植的甘薯品种,并通过物理手段获取高剪苗,再对所得高剪苗进行化学药剂处理,得到抗病高剪苗;
5)将所述抗病高剪苗适时晚栽,并交错斜栽在步骤3)中所述垄上;
6)对移栽的所述抗病高剪苗利用滴灌及时浇足保苗水;
7)在甘薯生长中期适时进行养分管理;
8)在霜降前及时收获甘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选地的标准为: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生荒地,或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前茬连续2年未种过地下作物的砂壤地块;所述深翻的深度为25cm-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起垄前三天内合理施用底肥;
所述底肥包括发酵羊粪有机肥7500-8000kg/hm2、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330kg/hm2;所述发酵羊粪有机肥为羊粪与秸秆粉按照质量比4-6:1的比例混合后发酵而成;
所述机械深松的深度为20-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超大垄的垄高控制在0.5-0.8m,垄宽控制在1.3-1.5m,垄间距控制在1.3-1.5m,且垄顶平面宽保持在0.4m-0.6m;所述覆膜为0.8丝1.5米宽的黑色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甘薯品种选择烟薯25甘薯;所述烟薯25甘薯的栽植密度为60000-68000株/hm2;
所述物理手段是利用剪刀或刀片剪取种薯薯苗并移栽,具体操作为:利用剪刀或刀片在近苗床1-2节间处将薯苗剪断,基部保留2-3cm,确保被剪薯苗长度在25cm以上,得到高剪苗;
所述化学药剂处理是对所得的高剪苗分别用甲基硫菌灵和辛硫磷沾根处理5-10min;移栽前再次将高剪苗根部沾入拌有生根粉的黏土中处理5-8min,顶芽处不可沾药,得到抗病高剪苗;
所述甲基硫菌灵为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辛国胜贾礼聪邱鹏飞商丽丽韩俊杰王翠娟郑建鹏王常芸张占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