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11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包括:柜体;顶板,与所述柜体的顶端相铰接;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内腔后侧;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内腔前侧;后壳,与所述柜体的后侧一端相铰接,所述后壳的后侧底端开设有通孔;理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内腔后侧;散热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顶端。该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通过设置有理线组件可使需要使用的数据连接线整齐合理的固定分布在横板上,从而不会造成连接线过多导致相互缠绕,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和维修,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管理
,具体为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电力大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电力行业的实践,电力大数据涉及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是跨单位、跨专业、跨业务数据分析与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数量较多的大数据服务器在使用时需要统一存放,目前对于大数据服务器的存放装置结构单一,只能存放固定大小的服务器,实用性较差,且多个大数据服务器在使用时需要接入大量的数据连接线,数据连接线的数量较多极易容易相互缠绕,从而不便于后续的使用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数据服务器的存放装置结构单一,只能存放固定大小的服务器,数据连接线的数量较多极易容易相互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柜体(1);/n顶板(2),与所述柜体(1)的顶端相铰接;/n隔板(3),固定设置在所述柜体(1)的内腔后侧;/n承载机构(4),设置在所述柜体(1)的内腔前侧;/n后壳(5),与所述柜体(1)的后侧一端相铰接,所述后壳(5)的后侧底端开设有通孔(6);/n理线组件(7),设置在所述柜体(1)的内腔后侧;/n散热风扇(8),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2)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1);
顶板(2),与所述柜体(1)的顶端相铰接;
隔板(3),固定设置在所述柜体(1)的内腔后侧;
承载机构(4),设置在所述柜体(1)的内腔前侧;
后壳(5),与所述柜体(1)的后侧一端相铰接,所述后壳(5)的后侧底端开设有通孔(6);
理线组件(7),设置在所述柜体(1)的内腔后侧;
散热风扇(8),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2)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前侧从上至下沿左右方向依次开设有条形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服务器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4)包括:
承载板(41),所述承载板(41)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柜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从上至下依次转动设置有承载板(41);
支撑块(42),所述柜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块(42),且位于所述承载板(41)的底端的支撑块(42)的数量为两个;
限位块(43),所述柜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限位块(43),且每个所述限位块(43)均位于所述承载板(41)的正上方,所述限位块(43)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壹石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