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08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层(1)、胶水层(3)加热体(4)。聚酯膜(5)胶水层(6)离型纸(7)双金属温控开关(9)上设置有金属正电极(10)、金属负电极(11)和加热体(4),并一体化成型;隔热层(1)上通过胶水,与设有金属正电极(10)、金属负电极(11)和加热体(4)的聚酯膜(5)一起模切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北方的冬季,室外气温低,特别是在有雨雪的天气,滴水成冰,汽车水箱和管道以及房车的马桶容易结冰,影响汽车的启动及车上设备的使用,现有技术已有加热装置对这些管道和设备进行加热。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不稳定,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加热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层、加热体和聚酯膜,聚酯膜上设置有金属正电极、金属负电极和加热体,并一体化成型;隔热层与设有金属正电极、金属负电极和加热体的聚酯膜一起模切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加热体在聚酯膜上形成网格化均匀电阻布置。进一步的,金属正电极的主体部分与金属负电极的主体部分平行设置;聚酯膜上设有若干个金属正极支路垂直于或平行金属正电极,金属正极支路一端与金属正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不与负电极连接;聚酯膜上还设有若干个金属负极支路垂直于金属负电极;金属负极支路一端与负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不与金属正电极连接;若干个加热体设置在金属正极支路与金属负极支路之间,形成发热电阻或电路回路。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是石墨烯加热体或金属加热体或半导体加热体。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垂直于金属正极支路。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防拉层、第一胶水层、第二胶水层和离型纸;防拉层覆盖在隔热层上,在防拉层远离隔热层的一侧涂上胶水,形成第一胶水层;所述模切成型后,在聚酯膜上涂上第二层胶水层,再覆盖上离型纸。r>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在隔热层不与加热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出线口。进一步的,还包括双金属温控开关,双金属温控开关与加热体电连接。本技术的可靠性高。本技术不仅仅在汽车加热领域应用,其他需要加热的地方也可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加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不含有离型纸的加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加热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的加热装置的内部电路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不含有离型纸的加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三的加热装置的内部电路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隔热层1、防拉层2、第一胶水层3、加热体4、聚酯膜5、第二胶水层6、离型纸7、出线口8、双金属温控开关9、正电极10、负电极11、金属正极支路101、金属负极支路1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术语定义:隔热层1主要由海绵构成,起隔热作用,可以是PVC阻燃发泡海绵。防拉层2可以是一种PET拉伸膜或布类,PET拉伸膜其实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加热体4可以是石墨烯加热体或金属加热体,也可以是其他加热体或发热体。聚酯膜5可以是聚酯薄膜(PET)或布类。聚酯膜5上设置有金属正电极10、金属负电极11和加热体4,这四者是一体化成型。离型纸6是一种防止粘胶材料粘连,又可以保护粘胶材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纸。可以是牛皮离型纸,或纸类,用手很容易揭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层1、防拉层2、第一胶水层3、加热体4、聚酯膜5、第二胶水层6和离型纸7。隔热层1可以做为与被加热物体接触的一面,离型纸也可以作为与被加热物体接触的一面。防拉层2覆盖并粘接在隔热层1上,在防拉层2远离隔热层1的一侧涂上胶水,形成胶水层3。隔热层1上好胶水,把带有金属电极和加热体的聚酯膜5贴在隔热层1上进行模切成型。模切成型后,在聚酯膜5上涂上第二层胶水层6,再覆盖上离型纸7,本加热装置就完成了。图2是实施例一的不含有离型纸的加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正极电极或导线与双金属温控开关9电连接,双金属温控开关9与金属正电极10连接,该金属电极可以是铁、铬、铜、铝、或其合金或者其他金属合金制成。双金属温控开关9是这样工作的,举个例子说,当温度低于7度时,电路导通,当温度高于20度时,电路断开。聚酯膜5上设置有金属正电极10和金属负电极11,金属正电极10的主体部分与金属负电极11的主体部分是平行的,当然也不局限于平行设置。图3是实施例一的加热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在隔热层1不与加热体4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出线口8,电极或导线从出线口8处引出。图4是图2的抽象示意图。聚酯膜5上还设有若干个金属正极支路101垂直于金属正电极10,金属正极支路101一端与金属正电极10电连接,另一端不与负电极连接;聚酯膜5上还设有若干个金属负极支路111垂直于金属负电极11。金属负极支路111一端与负电极11电连接,另一端不与正电极10连接。正电极10与负电极11是平行设置的,因此金属正极支路101与金属负极支路111也是平行的。若干个加热体4设置在金属正极支路101与金属负极支路111之间,形成电阻或回路,并且形成网状结构。如图,形成网状电阻R11、R12、…R1n,R21、R22、…R2n、Rm1、Rm2、…Rmn。因R11、R12、…R1n,R21、R22、…R2n、Rm1、Rm2、…Rmn都是直接连接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所以上述这些电阻都是并联关系。因此即便一个电阻损坏,该电热装置仍然能正常工作,比串联的可靠性大大增加。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似的,但区别在于,实施例二没有20度双金属温控开关9,并且隔热层1的形状与实施一有所不同。隔热层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剪。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相似的,但区别在于,金属正极支路101一端与金属正电极10电连接,另一端也与负电极连接。金属负极支路111一端与负电极11电连接,另一端也与正电极10连接。本实施例三中,由于金属正负电极支路也有电阻,正负极之间并不短路。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完善,这些改进和完善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层(1)、加热体(4)和聚酯膜(5),其特征在于:/n聚酯膜(5)上设置有金属正电极(10)、金属负电极(11)和加热体(4),并一体化成型;/n隔热层(1)与设有金属正电极(10)、金属负电极(11)和加热体(4)的聚酯膜(5)一起模切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层(1)、加热体(4)和聚酯膜(5),其特征在于:
聚酯膜(5)上设置有金属正电极(10)、金属负电极(11)和加热体(4),并一体化成型;
隔热层(1)与设有金属正电极(10)、金属负电极(11)和加热体(4)的聚酯膜(5)一起模切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4)有若干个,在聚酯膜(5)上形成网格化均匀电阻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正电极(10)的主体部分与金属负电极(11)的主体部分平行设置;聚酯膜(5)上设有若干个金属正极支路(101)垂直于金属正电极(10),金属正极支路(101)一端与金属正电极(10)电连接,另一端不与金属负电极(11)连接;聚酯膜(5)上还设有若干个金属负极支路金属负极支路(111)垂直于金属负电极(11);金属负极支路(111)一端与负电极(11)电连接,另一端不与金属正电极(10)连接;若干个加热体(4)设置在金属正极支路(101)与金属负极支路(111)之间,形成发热电阻或电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正电极(10)的主体部分与金属负电极(11)的主体部分平行设置;聚酯膜(5)上设有若干个金属正极支路(101)垂直于金属正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康乐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