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扫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069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扫描器,可扫描一有装订边文件,其包括一壳体;一扫描通道,水平贯穿所述壳体并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形成一第一通道口与一第二通道口;一滚轮与一扫描模块,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分别设至于所述扫描通道的相对两侧,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在所述扫描通道中彼此接触且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并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口;扫描所述有装订边文件时,所述滚轮反转,所述滚轮带动所述有装订边文件进入所述扫描通道直至一设定距离后停止转动,之后,所述滚轮正转将所述有装订边文件从所述第一通道口退出所述扫描通道同时扫描所述有装订边文件。因此所述便携式扫描器体积小、成本低且不设限扫描文件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扫描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扫描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体积小、成本低且不设限扫描文件厚度的便携式扫描器。
技术介绍
为了能够更方便且快速的使用、储存以及发布文件数据,现今有许多应用需要光学扫描器,通过光学扫描器将以纸张作为载体的文字或图形数据转换为电子格式以便利后续的数据处理,其中,便携式扫瞄器以其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优势随之产生。然而,请参阅图9,现有便携式扫描器扫描翻页的文件需要较大的通道与稳定的动力源,因此市面上多为双滚轮设计,双滚轮设计通常需要成套设置的送纸滚轮200与无源滚轮201搭配一扫描模块202来完成扫描。但是,当扫描文件装订边时因厚度变化大,经过扫描通道容易产生图像颤抖与无法通过通道的状况,需要增加机台通道大小与滚轮扭力确保扫描完成,因此增加机台高度与耗电量进而增加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且不设限扫描文件厚度的便携式扫描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扫描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扫描器,可扫描一无装订边文件与一有装订边文件,包括:一壳体;一扫描通道,水平贯穿所述壳体并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形成一第一通道口与一第二通道口;一滚轮与一扫描模块,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分别设至于所述扫描通道的相对两侧,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在所述扫描通道中彼此接触,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并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口;扫描所述有装订边文件时,所述滚轮反转,所述有装订边文件的一边缘由所述第一通道口馈入所述扫描通道,所述有装订边文件的所述边缘与所述有装订边文件的一装订边彼此相对,所述滚轮带动所述有装订边文件进入所述扫描通道直至一设定距离后停止转动,之后,所述滚轮正转将所述有装订边文件从所述第一通道口退出所述扫描通道,同时,所述扫描模块扫描所述有装订边文件;扫描所述无装订边文件时,所述无装订边文件由所述第二通道口进入所述扫描通道,所述无装订边文件的纸头接触所述滚轮时,所述滚轮带动所述无装订边文件朝向所述第一通道口馈出所述扫描通道,同时所述扫描模块扫描所述无装订边文件直至所述无装订边文件的纸尾离开所述滚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一上盖与一底盖,所述扫描通道形成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盖之间,所述底盖设有一基座,所述基座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一凹台,所述凹台两端与所述底盖上表面平齐,所述凹台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并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口,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凹台中。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扫描模块包括一外壳、一电路板、一灯源、一传感器及一玻璃片,所述外壳为塑胶材质,所述外壳上方设有所述电路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所述灯源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外壳下方设有所述玻璃片,所述滚轮接触所述玻璃片。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一侧面还设有一USB插槽。如上所述,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扫描薄的纸张、卡片时,由所述第二通道口进纸张往所述第一通道口出纸张,扫描有厚度或装订边的所述扫描文件时,由所述第一通道口进出纸张,由图6的剖示图、图7与图8的示意图方向观看,当所述滚轮反转馈入从所述第一通道口放入的所述扫描文件直至设定的距离后停止转动,当所述滚轮正转将所述扫描文件从所述第一通道口退出,同时所述扫描模块执行扫描功能以获取所述扫描文件图像,设定距离可使用预设时间或人员控制或传感器感测的方法。由此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的所述滚轮无接触所述扫描文件装订边,因而减少马达扭力达到降低耗电量的目的。因此,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体积小、成本低且不设限扫描文件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的扫描模块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沿着图2的VI-VI线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扫描文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另一种扫描文件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便携式扫描器的双滚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便携式扫描器100上盖1壳体10扫描通道11第一通道口12第二通道口13USB插槽14底盖2基座3凹台31传动模块4扫描模块41滚轮42外壳43电路板44灯源45传感器46玻璃片47扫描文件7送纸滚轮200无源滚轮201扫描模块202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100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现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100包括一上盖1、一底盖2、一基座3、一马达(图中未示)及一传动模块4,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盖2相互卡合,所述基座3设置于所述底盖2上方,所述传动模块4架设于所述基座3上表面一侧,所述马达(图中未示)装设于所述底盖2上,所述马达(图中未示)与所述传动模块4的对应机构相连接,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盖2组成一壳体10。请参阅图1、图2及图6,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100包含一扫描通道11,所述扫描通道11水平贯穿所述壳体10的相对两侧,所述扫描通道11形成于所述上盖1与底盖2之间,所述扫描通道11一侧形成一第一通道口12,所述扫描通道11另一侧形成一第二通道口13,所述传动模块4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12,并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口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一侧面还设有一USB插槽14,所述USB插槽14用于与计算机相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传动模块4的设置位置亦可设置靠近于所述第二通道口13,并远离所述第一通道口12。请参阅图3与图6,所述基座3固定于所述底盖2,所述基座3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所述凹台31,所述凹台31两端与所述底盖2上表面平齐,所述传动模块4的对应机构设置于所述凹台31中。所述凹台31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12,并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口13。请参阅图3至图6、图9,所述传动模块4相比现有技术的双滚轮设计少了一组滚轮设计,可达成减少机台体积的目的,另外,当本技术便携式扫描器100进行扫描时,一扫描文件7的装订边不会接触到所述传动模块4,因而减少马达扭力达到降低耗电量的目的。所述传动模块4包括一扫描模块41及一滚轮42,所述扫描模块41设置于所述滚轮42的上方并接触所述滚轮42,所述扫描模块41包括一外壳43、一电路板44、一灯源45、一传感器46及一玻璃片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43为塑胶材质,所述外壳43上方设有所述电路板44,所述外壳43内部设有所述灯源45与所述传感器46,所述传感器46设置在所述滚轮42上方,所述外壳43下方设有所述玻璃片47,所述玻璃片47与所述滚轮42接触。当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扫描器,可扫描一无装订边文件与一有装订边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扫描通道,水平贯穿所述壳体并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形成一第一通道口与一第二通道口;一滚轮与一扫描模块,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扫描通道的相对两侧,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在所述扫描通道中彼此接触,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并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扫描器,可扫描一无装订边文件与一有装订边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扫描通道,水平贯穿所述壳体并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形成一第一通道口与一第二通道口;一滚轮与一扫描模块,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扫描通道的相对两侧,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在所述扫描通道中彼此接触,所述滚轮与所述扫描模块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并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上盖与一底盖,所述扫描通道形成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盖之间,所述底盖设有一基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兴苏栢贤
申请(专利权)人: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