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有刷电机及其换向器和电刷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04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流有刷电机及其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用于直流有刷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具有至少3个换向片;和接在彼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的相同数量的转子线圈绕组,其中换向片之间接有压敏电阻。直流有刷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上述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电压得到限制,并且保护换向器和电刷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有刷电机及其换向器和电刷布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直流有刷电机及其换向器。
技术介绍
直流有刷电机一般包括换向器、电刷、转子等组件。换向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换向片,通常是大于3个。当电机运转时,换向器将随电机转子一起旋转,并且由于换向片与电刷之间的滑动接触而有电流流过转子线圈。例如,图1公开了一种现有直流有刷电机的传统布置。该布置具有组装在电机定子上的两个电刷,即Brush1和Brush2,其分别连接电源线Wire1和Wire2;和12个换向片,即Bar1-Bar12。当电机运转时,由于换向片与电刷之间的滑动接触而有电流流过转子线圈绕组Co.1-Co.12,其中每2个相邻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转子线圈绕组。在上述传统布置下,若换向片与电刷之间的滑动接触不良,转子感应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会产生过电压。过电压会导致换向片与电刷之间火花放电,并且进一步导致以下不利后果:换向器烧蚀,过热,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的使用寿命减少,EMC干扰等。CN206962648U公开了一种换向器和电刷布置,其使用电容接在换向器的每2个相邻的换向片之间,以通过电容吸收换向器每换向一次而在电刷与换向片之间产生的火花所产生的电磁干扰来减小EMC干扰。图2显示的是这种换向器的示例布置,其具有3个换向片,即P1-P3;和接在相邻的换向片之间的3个转子线圈绕组,即L1-L3,每2个相邻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电容,即C1-C3,使得每个转子线圈绕组并联有一个相应的电容。此外,与图1的传统布置类似,图2还显示组装在电机定子上的两个电刷,即D1和D2,其分别连接电源线X1和X2。但是,电容无法限制接触不良所导致的过电压,由此无法避免过电压带来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布置,以限制过电压并且保护换向器和电刷布置,从而克服传统布置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构思是在换向器的换向片之间连接压敏电阻。压敏电阻在电压低于其阈值时具有高电阻,而在电压达到其阈值时具有低电阻。因此,当换向片之间连接了压敏电阻时,由于接触不良而在换向片之间由转子感应线圈所产生的过电压将被限制到压敏电阻的阈值电压,由此克服过电压带来的缺点。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直流有刷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具有至少3个换向片;和接在彼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的相同数量的转子线圈绕组,其中换向片之间接有压敏电阻。根据实施例,换向片的数量为3或12。根据实施例,每2个相邻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压敏电阻,使得每个转子线圈绕组并联有一个相应的压敏电阻。根据实施例,压敏电阻的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相同。作为替选,压敏电阻的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不相同。根据实施例,换向片沿周向顺序编号的情况下,奇数编号的换向片和偶数编号的换向片与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相隔相同数量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压敏电阻。优选的,每个压敏电阻还并联有一个电容。作为替选,可以仅在换向片之间连接电容。根据实施例,在电机定子上组装有两个电刷,其分别连接电源正负极线。根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流有刷电机,其包括电机定子和上述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另一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的示意图。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本技术的实施例被以简化方式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以下描述使用了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方向性术语,其参照的是图中所示的方向,实际情况可以是不同的。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的示例布置,与图2类似,其具有3个换向片,即Bar-a、Bar-b和Bar-c;和接在彼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的3个转子线圈绕组,即Co.-a、Co.-b和Co.-c,每2个相邻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压敏电阻,即V-a、V-b和V-c,使得每个转子线圈绕组并联有一个相应的压敏电阻。在本例中,压敏电阻的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相同。此外,在电机定子(未示出)上组装有两个电刷,即Brush-a和Brush-b,其分别连接电源线Wire-a和Wire-b。当电机运转时,换向器随着转子旋转,使得换向片与电刷之间形成滑动接触,从而有电流流过转子线圈绕组Co.-a-Co.-c。图4示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的示例布置。与图1类似,该布置具有组装在电机定子上的两个电刷,即Brush1和Brush2,其分别连接电源线Wire1和Wire2;和12个换向片,即Bar1-Bar12。当电机运转时,换向片与电刷之间形成滑动接触,从而有电流流过转子线圈绕组Co.1-Co.12。此外,该布置具有接在相邻的换向片之间的12个转子线圈绕组,即Co.1-Co.12,每2个相邻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压敏电阻,即Vr.1-Vr.12,使得每个转子线圈绕组并联有一个相应的压敏电阻。在本例中,压敏电阻的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相同。上述实施例中的压敏电阻在电压低于其阈值时具有高电阻,而在电压达到其阈值时具有低电阻。因此,当换向片之间连接了压敏电阻时,由于接触不良而在换向片之间由感应线圈所产生的过电压将被限制到压敏电阻的阈值电压,由此克服过电压带来的缺点。图5示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的示例布置。与图4一样,该布置具有组装在电机定子上的两个电刷,即Brush1和Brush2,其分别连接电源线Wire1和Wire2;和12个换向片,沿周向顺序编号为Bar1-Bar12。此外,该布置具有12个转子线圈绕组,即Co.1-Co.12,其连接在每2个相邻的换向片之间。然而,与图4中所示的布置不同,不是每2个相邻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压敏电阻,而是奇数编号的换向片和偶数编号的换向片与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相隔7个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压敏电阻,即压敏电阻V1接在换向片Bar1和Bar8之间,压敏电阻V2接在换向片Bar2和Bar7之间,压敏电阻V3接在换向片Bar3和Bar10之间,压敏电阻V4接在换向片Bar4和Bar9之间,压敏电阻V5接在换向片Bar5和Bar12之间,而压敏电阻V6接在换向片Bar6和Bar11之间。在本例中,压敏电阻的数量为6,与换向片的数量不同。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制造成本低,更容易实施。图6示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换向器和电刷的示例布置。与图5一样,该布置具有组装在电机定子上的两个电刷,即Brush1和Brush2,其分别连接电源线Wire1和Wire2;和12个换向片,即Bar1-Bar12。此外,该布置同样具有12个转子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流有刷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具有至少3个换向片;和接在彼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的相同数量的转子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换向片之间接有压敏电阻,并且压敏电阻的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不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流有刷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具有至少3个换向片;和接在彼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的相同数量的转子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换向片之间接有压敏电阻,并且压敏电阻的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其特征在于,换向片的数量为3或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器和电刷布置,其特征在于,换向片沿周向顺序编号的情况下,奇数编号的换向片和偶数编号的换向片与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相隔相同数量的换向片之间接有一个压敏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来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泽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