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82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0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名称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微镜及其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所述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主要包括:筒体、目镜、物镜、丝杆、螺纹套、连杆、照明装置;所述筒体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过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腔体为上下贯通的结构,其内壁面设置设置有一条纵向的凸棱;所述第二腔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都设置有通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卡座、固定轴、轴套、蛇形管、灯头、开关按钮、档位调节按钮、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显微镜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
本技术涉及显微镜及其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
技术介绍
文物鉴定是一项运用传统方法或现代科学技术分析辨识文物年代真伪、年代、质地、用途和价值的工作。在对文物进行鉴定的时候,人们需要借助显微镜等仪器去进行鉴定,但是现有的显微镜,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笨重,携带相当不便,大大影响了工作和研究。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便携式的显微镜,且能提供不同的照明强度,满足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实现携带方便,照明可调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主要包括:筒体、目镜、物镜、丝杆、螺纹套、连杆、照明装置;所述筒体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过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腔体为上下贯通的结构,其内壁面设置设置有一条纵向的凸棱;所述目镜固定在第一腔体的顶端;所述物镜位于第一腔体内,物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主要包括:筒体、目镜(2)、物镜(3)、丝杆(4)、螺纹套(5)、连杆(6)、照明装置;/n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过渡连接在一起;/n所述第一腔体(11)为上下贯通的结构,其内壁面设置设置有一条纵向的凸棱(111);所述目镜(2)固定在第一腔体(11)的顶端;所述物镜(3)位于第一腔体(11)内,物镜(3)的顶部和底部边缘设置有缺口,缺口与凸棱(111)卡合;/n所述第二腔体(1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顶板(211)和底板(212);所述顶板(211)和底板(2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调光文物鉴定用显微镜,主要包括:筒体、目镜(2)、物镜(3)、丝杆(4)、螺纹套(5)、连杆(6)、照明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过渡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腔体(11)为上下贯通的结构,其内壁面设置设置有一条纵向的凸棱(111);所述目镜(2)固定在第一腔体(11)的顶端;所述物镜(3)位于第一腔体(11)内,物镜(3)的顶部和底部边缘设置有缺口,缺口与凸棱(111)卡合;
所述第二腔体(1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顶板(211)和底板(212);所述顶板(211)和底板(212)都设置有通孔;所述丝杆(4)位于第二腔体(12)内,丝杆(4)的两端分别穿过顶板(211)、底板(212)的通孔,丝杆(4)的顶端连接有旋转片(42),丝杆(4)的底端连接有旋转调节杆(41);所述连杆(6)分别连接在物镜(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螺纹套(5)套接在丝杆(4)上,且螺纹套(5)与连杆(6)连接在一起;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卡座(71)、固定轴(72)、轴套(73)、蛇形管(74)、灯头(75)、开关按钮(76)、档位调节按钮(77)、电源;
所述卡座(71)为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其一端设置有卡嘴(7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臻古北京文物鉴定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