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80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分压模块、AD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以及壳体,防窃电装置安装在用户用电进线处,采集模块位于壳体表面,AD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及单片机模块均位于壳体内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用电进线线路上的电压电流信号,经过分压处理,再经AD转换模块将电压电流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后,传输至单片机模块进行电压电流变化情况的分析,从而识别出窃电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电安全管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用电信息进行防窃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能属于是生产和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对于整个经济发展影响十分严重。借助于电表整改,我国最终实现了一户一表管理形式,但偷电和窃电行为依然没有得到制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威胁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目前的窃电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欠流法窃电。通过人为改变电流回路或者人为造成电流回路故障,使电流回路流过少量电流甚至无电流,继而达到窃电的目的。第二,移相法窃电。其原理是通过人为改变电能表的正常接线方式,使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第三,扩差法窃电。其原理是通过改变电能表的内部结构,使性能发生变化,增大计量误差,减少计量的电能,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第四,借零法窃电。其原理是通过置换电能表的火线和零线,使火线和零线不能形成回路,从而停止运转,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而目前,防盗电相关产品,精度不足,受干扰影响大,无法满足当前需要。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监测准确度高的防盗电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监测准确度高,使用便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以及壳体;所述采集模块、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以及单片机模块依次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为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模块供电;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用户用电进线线路处;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及单片机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用电进线线路上的电压电流信号,通过分压电路模块后,再经AD模块将电压电流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单片机模块进行电压电流变化情况的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识别出窃电用户。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终端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操作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和操作模块进行通信连接,且所述显示模块与单片机模块相连。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进线用户的电压电流值、设定时间内的电压电流变化量以及是否发生窃电的判断结果;所述操作模块用于对所述显示模块的各个界面进行切换及数据设定。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和操作模块采用触控屏。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器和电流采集器。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采集器采用JLT1U/5~1000V型电压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电流采集器采用MP25P1型电流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两路输出接口,其中,一路输出接口依次连接整流器、降压模块后,再与AD转换模块的供电口连接;另一路输出接口依次连接整流器、稳压模块、升降压模块后,再与单片机的供电口连接。所述整流模块将接入的220V交流电整流为24V直流电;所述降压电路将所述24V直流电降压至5V直流电为所述AD转换模块供电;所述稳压模块将所述24V直流电调整为12V直流电;所述升降压模块将所述12V直流电生成±15V直流电为所述单片机模块供电。进一步地,所述降压模块采用XL4015芯片,所述稳压模块采用LM7812芯片,所述升降压模块采用WRA1215芯片。进一步地,所述AD转换模块用ADC0809芯片,所述单片机采用AT89S51单片机。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用电进线线路上的电压电流信号,经分压模块分压后与AD转换模块连接,电压电流模拟信号由AD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入单片机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一段时间内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从而识别出盗电用户;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充分利用电压电流信号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窃电识别,识别精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窃电装置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AD转换模块与单片机模块的具体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源模块的具体电路图;其中,1、采集模块,2、分压电路模块,3、AD转换模块,4、单片机模块,5、电源模块,6、通讯模块,7、显示模块,8、操作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分压电路模块2、AD转换模块3、电源模块5、单片机模块4、通讯模块6以及壳体;所述采集模块、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以及单片机模块依次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为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模块供电;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用户用电进线线路处;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及单片机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用电进线线路上的电压电流信号,经AD模块将电压电流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后,传输至单片机模块进行电压电流变化情况的分析,单片机模块通过通讯模块6与终端连接,并将分析结果传输至显示终端,在显示终端显示出窃电用户。在本实例中,还包括显示模块7和操作模块8,所述显示模块和操作模块进行通信连接,且所述显示模块与单片机模块相连。显示模块7用于显示进线用户的电压电流值、设定时间内的电压电流变化量以及是否发生窃电的判断结果;所述操作模块8用于对所述显示模块7的各个界面进行切换及数据设定。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和操作模块可以采用触控屏,即利用触控屏来替代分开设置的显示模块和操作模块,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器和电流采集器,其中,所述电压采集器采用JLT1U/5~1000V型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采集器采用MP25P1型电流传感器。在本实例中,电源模块7是由220V交流电接入,经整流变成24V直流电,一路经XL4015芯片变为5V直流电,给单片机供电,另一路先经LM7812芯片变为12V直流电,再经WRA1215升降压模块生成±15V直流电给单片机供电。本技术工作原理为:在用户用电进线线路正常运行时,电压采集器和电流采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1)、分压电路模块(2)、AD转换模块(3)、电源模块(5)、单片机模块(4)以及壳体;/n所述采集模块、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以及单片机模块依次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为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模块供电;/n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用户用电进线线路处;/n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及单片机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1)、分压电路模块(2)、AD转换模块(3)、电源模块(5)、单片机模块(4)以及壳体;
所述采集模块、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以及单片机模块依次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为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模块供电;
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用户用电进线线路处;
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分压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及单片机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通过通讯模块(6)与终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7)和操作模块(8),所述显示模块和操作模块进行通信连接,且所述显示模块与单片机模块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和操作模块采用触控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湘奇杨茂涛黄瑞肖湘晨柳青刘臣刘谋海吴志勇贺星陈浩熊德智陈福胜曾文伟余敏琪王智申丽曼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