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79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包括仪表本体,所述仪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左侧与连接块的左侧连通,所述仪表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内部的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梯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梯形槽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收纳孔,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传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便捷携带仪表本体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工程仪表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当使用人员需要进行其他工作流程时,因手上会拿有其他物品所以需要通过手臂夹持工程仪表,使用者在长时间夹持工程仪表的过程中,会因手臂脱力导致工程仪表从手臂处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
本技术属开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电力不足严重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生产的发展速度应高于其他部门的发展速度,才能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电力工程施工维护过程中需要通过仪表对电力配件的电压或其他数据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工程仪表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当使用人员需要进行其他工作流程时,因手上会拿有其他物品所以需要通过手臂夹持工程仪表,使用者在长时间夹持工程仪表的过程中,会因手臂脱力导致工程仪表从手臂处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具备便于携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工程仪表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当使用人员需要进行其他工作流程时,因手上会拿有其他物品所以需要通过手臂夹持工程仪表,使用者在长时间夹持工程仪表的过程中,会因手臂脱力导致工程仪表从手臂处掉落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包括仪表本体,所述仪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左侧与连接块的左侧连通,所述仪表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内部的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梯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梯形槽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收纳孔,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依次贯穿连接块与收纳孔并延伸至梯形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位于梯形块的前侧与后侧,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内部的延伸环。所述收纳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表面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表面与限位杆的表面接触,所述套管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表面的压簧,所述压簧远离套管的一端与延伸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表面的胶垫,所述胶垫远离限位杆的一侧与连接块的顶部接触,所述胶垫的材质为橡胶。所述连接块的右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具有弹性,所述定位板的材质为塑料。所述仪表本体与连接块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与拉杆活动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通过将连接块挂设在腰带或臂带表面并利用梯形块与梯形槽的限位对仪表本体进行携带,当需要对仪表本体进行使用时,向上拉动传动板,传动板带动两个限位杆向收纳孔的内部移动,当限位杆的底端完全移动至收纳孔的内部时,使用者向前侧滑动仪表本体使仪表本体右侧的梯形块与梯形槽脱离接触,从而达到便捷携带仪表本体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工程仪表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当使用人员需要进行其他工作流程时,因手上会拿有其他物品所以需要通过手臂夹持工程仪表,使用者在长时间夹持工程仪表的过程中,会因手臂脱力导致工程仪表从手臂处掉落的问题。2、本技术的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通过设置套管,能够对限位杆起到限位的效果,避免限位杆移动过量,可以提高限位杆与连接块的接触面积,防止限位杆在移动过程中倾斜。3、本技术的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通过设置压簧,能够使限位杆具备复位的效果,提高限位杆的固定效果,节省使用者推动限位杆向下移动的操作步骤。4、本技术的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通过设置胶垫,能够对传动板复位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削弱,减少传动板与连接块在接触时产生的磨损。5、本技术的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通过设置定位板,能够便于使用者对连接块进行携带,而且通过螺丝对定位板进行安装,能够便于使用者对定位板进行更换,避免定位板弹性减弱造成固定效果下降。6、本技术的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通过设置拉杆与拉簧,能够将仪表本体与连接块进行连接,当仪表本体掉落时,能够对仪表本体进行牵引,避免仪表本体与地面发生碰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块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左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仪表本体;2、连接块;3、梯形槽;4、梯形块;5、收纳孔;6、传动板;7、限位杆;8、延伸环;9、套管;10、压簧;11、胶垫;12、定位板;13、拉杆;14、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包括仪表本体1,仪表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正面开设有梯形槽3,梯形槽3的左侧与连接块2的左侧连通,仪表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3内部的梯形块4,梯形块4与梯形槽3滑动连接,梯形槽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收纳孔5,连接块2的顶部设置有传动板6,传动板6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限位杆7的底端依次贯穿连接块2与收纳孔5并延伸至梯形槽3的内部,限位杆7位于梯形块4的前侧与后侧,限位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3内部的延伸环8。参考图3,收纳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7表面的套管9,套管9的内表面与限位杆7的表面接触,套管9与限位杆7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套管9,能够对限位杆7起到限位的效果,避免限位杆7移动过量,可以提高限位杆7与连接块2的接触面积,防止限位杆7在移动过程中倾斜。参考图3,套管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7表面的压簧10,压簧10远离套管9的一端与延伸环8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压簧10,能够使限位杆7具备复位的效果,提高限位杆7的固定效果,节省使用者推动限位杆7向下移动的操作步骤。参考图2,传动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7表面的胶垫11,胶垫11远离限位杆7的一侧与连接块2的顶部接触,胶垫11的材质为橡胶。通过设置胶垫11,能够对传动板6复位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削弱,减少传动板6与连接块2在接触时产生的磨损。参考图2,连接块2的右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2,定位板12具有弹性,定位板12的材质为塑料。通过设置定位板12,能够便于使用者对连接块2进行携带,而且通过螺丝对定位板12进行安装,能够便于使用者对定位板12进行更换,避免定位板12弹性减弱造成固定效果下降。参考图1,仪表本体1与连接块2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杆13,拉杆13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4,拉簧14与拉杆13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拉杆13与拉簧14,能够将仪表本体1与连接块2进行连接,当仪表本体1掉落时,能够对仪表本体1进行牵引,避免仪表本体1与地面发生碰撞。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使用者将连接块2通过定位板12挂设在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包括仪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正面开设有梯形槽(3),所述梯形槽(3)的左侧与连接块(2)的左侧连通,所述仪表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3)内部的梯形块(4),所述梯形块(4)与梯形槽(3)滑动连接,所述梯形槽(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收纳孔(5),所述连接块(2)的顶部设置有传动板(6),所述传动板(6)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底端依次贯穿连接块(2)与收纳孔(5)并延伸至梯形槽(3)的内部,所述限位杆(7)位于梯形块(4)的前侧与后侧,所述限位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3)内部的延伸环(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包括仪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正面开设有梯形槽(3),所述梯形槽(3)的左侧与连接块(2)的左侧连通,所述仪表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3)内部的梯形块(4),所述梯形块(4)与梯形槽(3)滑动连接,所述梯形槽(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收纳孔(5),所述连接块(2)的顶部设置有传动板(6),所述传动板(6)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底端依次贯穿连接块(2)与收纳孔(5)并延伸至梯形槽(3)的内部,所述限位杆(7)位于梯形块(4)的前侧与后侧,所述限位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梯形槽(3)内部的延伸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仪表的便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7)表面的套管(9),所述套管(9)的内表面与限位杆(7)的表面接触,所述套管(9)与限位杆(7)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丽李树鹏冯鸣之刘创华李国栋霍现旭王天昊马世乾陈培育吕金炳胡晓辉刘云王峥于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