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72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设有防护机构与适应性底座,能够在需要时将固定转钮打开,然后就可以将护盖通过贯穿轴打开,从而露出位于内槽中的连接头以便使用,闲置时则可以通过护盖来加以防护,从而有效延长实际的使用寿命,并能在使用时由底盘与放置面进行接触,接着则可以通过横轴来进行立放角度的调整,最后在齿轮定位轴的辅助下加以保持,最终提升实际摆放时的适应性与便捷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为了保证光纤及其相关设备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通常会在使用前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现有的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敞口裸露式的连接结构在使用时虽然很方便,但是因为缺少一定的保护措施而容易在携带或搬运过程中造成损坏,其次,单一的底部结构在进行摆放时容易倾倒,尤其是在具有一定倾斜度的表面进行摆放时就只能放倒,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调控面板,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适应性底座。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护盖、内槽与固定转钮,所述防护机构的中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护盖,所述防护机构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转钮。优选的,所述适应性底座包括横轴、底盘与齿轮定位轴,所述适应性底座的中部设置有横轴,所述横轴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盘,所述横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定位轴。优选的,所述护盖与防护机构之间设置有贯穿轴,所述护盖的一侧内表面通过贯穿轴与防护机构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护盖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转钮与防护机构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横轴与齿轮定位轴之间设置有连轴,所述横轴的两端外表面均通过连轴与齿轮定位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轴的外表面通过齿轮定位轴与检测装置主体的内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池盒与充电口,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能够在需要时将固定转钮打开,然后就可以将护盖通过贯穿轴打开,从而露出位于内槽中的连接头以便使用,闲置时则可以通过护盖来加以防护,从而有效延长实际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适应性底座,能够在使用时由底盘与放置面进行接触,接着则可以通过横轴来进行立放角度的调整,最后在齿轮定位轴的辅助下加以保持,最终提升实际摆放时的适应性与便捷性,整个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的图1中防护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的图1中适应性底座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头;2、显示屏;3、适应性底座;4、防护机构;5、调控面板;6、检测装置主体;41、护盖;42、内槽;43、固定转钮;31、横轴;32、底盘;33、齿轮定位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6,检测装置主体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4,防护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头1,检测装置主体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显示屏2,显示屏2的下端设置有调控面板5,检测装置主体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适应性底座3。进一步的,防护机构4包括护盖41、内槽42与固定转钮43,防护机构4的中部开设有内槽42,内槽4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护盖41,防护机构4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转钮43,能够更好地提升防护效果。进一步的,适应性底座3包括横轴31、底盘32与齿轮定位轴33,适应性底座3的中部设置有横轴31,横轴3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盘32,横轴31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定位轴33,有利于更好地调整摆放角度。进一步的,护盖41与防护机构4之间设置有贯穿轴,护盖41的一侧内表面通过贯穿轴与防护机构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护盖41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转钮43与防护机构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开关活动。进一步的,横轴31与齿轮定位轴33之间设置有连轴,横轴31的两端外表面均通过连轴与齿轮定位轴3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横轴31的外表面通过齿轮定位轴33与检测装置主体6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利于保证立放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检测装置主体6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池盒与充电口,检测装置主体6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条,能够更好地进行抓握。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在使用前可以用手握住检测装置主体6,然后则可以通过连接头1连接相应的光纤接口,同时在调控面板5的调试下即可完成准备操作,最终则可以通过显示屏2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在使用时首先可以通过防护机构4来更好地保护连接头1,具体保护方式是在需要时将固定转钮43打开,然后就可以将护盖41通过贯穿轴打开,从而露出位于内槽42中的连接头1以便使用,闲置时则可以通过护盖41来加以防护,从而有效延长实际的使用寿命,其次则可以通过适应性底座3来更便捷立放检测装置主体6,具体使用时由底盘32与放置面进行接触,接着则可以通过横轴31来进行立放角度的调整,最后在齿轮定位轴33的辅助下加以保持,最终提升实际摆放时的适应性与便捷性,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头(1),所述检测装置主体(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下端设置有调控面板(5),所述检测装置主体(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适应性底座(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头(1),所述检测装置主体(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下端设置有调控面板(5),所述检测装置主体(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适应性底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护盖(41)、内槽(42)与固定转钮(43),所述防护机构(4)的中部开设有内槽(42),所述内槽(4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护盖(41),所述防护机构(4)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转钮(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光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性底座(3)包括横轴(31)、底盘(32)与齿轮定位轴(33),所述适应性底座(3)的中部设置有横轴(31),所述横轴(31)的下端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李婧郑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徕森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