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56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包括灯杆、抱箍、卡紧箍,所述灯杆底端设有灯座,所述灯杆中部外侧与抱箍可拆卸连接,所述灯杆上端与卡紧箍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灯体,所述底板顶端右侧与第一电动推杆活动铰接,其中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升降可调节太阳能板不同角度和高度,使太阳能板充分接收太阳光照射;卡紧箍的设置,可对灯杆进行快速拆装,通过折叠杆对支撑管进行弯折,工作人员可将支撑管上的灯体弯折,再将拆卸灯罩向下翻转,反光罩可通过拆卸卡扣拆装,实现快速拆换灯体,便于灯体后期维修。其解决了固定式太阳能板无法充分受阳光照射,太阳能灯后期维修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灯
,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专利号:CN201820931880.8,公开了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包括安装底座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第二支撑架上部水平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第二支撑台和第二支撑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台下部的立柱上设置有连接座,在所述连接座上相对设置有连接灯杆,所述连接灯杆向外侧倾斜设置,在所述连接灯杆的端部设置有灯体。其虽然解决了太阳能电池板表面难以清洗问题,但是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第二支撑架上,由于不同时间段和季节,太阳光照角度不同,导致固定式太阳能板无法充分受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效率降低,普通太阳能灯连接灯杆固定焊接于灯柱外侧,路灯占地面积大导致不便于批量运输,并且运输过程中灯柱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其解决了固定式太阳能板无法充分受阳光照射,太阳能灯不便于批量运输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包括灯杆、抱箍、卡紧箍、支撑管、波纹软管、灯罩、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太阳能板,所述灯杆底端设有灯座,所述灯杆中部外侧与抱箍可拆卸连接,所述灯杆上端与卡紧箍可拆卸连接,所述卡紧箍左端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顶端通过管夹与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右端与波纹软管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管左端固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灯体,所述外壳底端面与灯罩活动铰接,所述灯罩底部开口处设有与外壳活动连接的旋钮,所述外壳底端内壁卡扣连接有反光罩,所述灯杆顶端内侧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右侧与第一电动推杆活动铰接,所述底板顶端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太阳能板活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太阳能板活动铰接,所述卡紧箍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三夹块,所述第三夹块一端与第一夹块活动铰接,所述第三夹块另一端与第二夹块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第三夹块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夹块外侧固设有凸部,所述折叠杆与凸部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灯罩边缘设有密封圈,并且灯罩为透明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顶端设有散热鳍片,并且外壳为铝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与第一连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顶部与第二连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支撑杆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可弯折收缩于第二连杆内侧,并且第一支撑杆旋转角度为0~90度。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设置,其中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升降可调节太阳能板不同角度和高度,使太阳能板充分接收太阳光照射;卡紧箍的设置,灯杆损坏可对其进行快速拆装,可对灯杆进行加强固定;通过折叠杆对支撑管进行弯折,工作人员可将支撑管上的灯体弯折至舒适位置,并且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折叠管对灯杆折叠,使灯杆运输过程中占地面积小,折叠后灯杆,可避免灯杆在运输堆叠过程中易损坏;波纹软管对活动支撑管尾端进行保护,防止雨水进入支撑管尾部缺口,把旋钮旋90度后,旋钮顶端与灯罩开口平行,可将拆卸灯罩向下翻转,再将反光罩可通过拆卸卡扣拆装,实现快速拆换灯体,便于灯体后期维修。进一步的,密封圈和透明灯罩的设置,利于提升灯罩与外壳的密封性,增强防水性能,灯罩透光性好照明亮度高。进一步的,铝制材质导热性能好,顶端的散热鳍片增强灯罩的散热性能。散热鳍片吸收了热量以后,用对流的形式将热散发掉。进一步的,折叠杆稳定性高,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简单可一次成型,利于大规模生产。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向下旋转90度后,灯体也翻转90度,可避免灯体位于上方,路灯体积大,人长时间抬头拿起工具向上维修时姿势容易疲劳劳累,通过折叠杆翻转90度灯体位于垂直平面,正向位于维修人员,后期维修人员检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壳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灯罩结构底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灯杆结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折叠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包括灯杆1、抱箍3、卡紧箍4、支撑管6、波纹软管7、灯罩91、第一电动推杆11、第二电动推杆12、太阳能板13,所述灯杆1底端设有灯座2,所述灯杆1中部外侧与抱箍3可拆卸连接,所述灯杆1上端与卡紧箍4可拆卸连接,所述卡紧箍4左端设有折叠杆5,所述折叠杆5顶端通过管夹与支撑管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6右端与波纹软管7螺栓连接,波纹软管7对活动支撑管6尾端进行保护,防止雨水进入支撑管6尾部缺口,所述支撑管6左端固设有外壳9,所述外壳9内部安装有灯体8,所述外壳9底端面与灯罩91活动铰接,所述外壳9顶端设有散热鳍片94,并且外壳9为铝制材质,铝制材质导热性能好,顶端的散热鳍片94增强灯罩91的散热性能,散热鳍片94吸收了热量以后,用对流的形式将热散发掉;所述灯罩91边缘设有密封圈95,利于提升灯罩91与外壳9的密封性,增强防水性能,并且灯罩91为透明设置,使灯罩91透光性好照明亮度高;所述灯罩91底部开口处设有与外壳9活动连接的旋钮92,所述外壳9底端内壁卡扣连接有反光罩93,所述灯杆1顶端内侧固设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顶端右侧与第一电动推杆11活动铰接,所述底板10顶端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12活动铰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顶端与太阳能板13活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2顶端与太阳能板13活动铰接,所述卡紧箍4包括第一夹块41、第二夹块42、第三夹块43,所述第三夹块43一端与第一夹块41活动铰接,所述第三夹块43另一端与第二夹块42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夹块41、第二夹块42和第三夹块43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夹块43外侧固设有凸部44,所述折叠杆5与凸部44螺栓连接。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设置,其中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内置推杆升降可调节太阳能板不同角度和高度,使太阳能板充分接收太阳光照射;卡紧箍的设置,可对灯杆进行快速拆装,把灯罩底端开口上旋钮旋90度后,旋钮顶端与灯罩开口平行,可将拆卸灯罩向下翻转,再将反光罩可通过拆卸卡扣拆装,实现快速拆换灯体,便于灯体后期维修。所述折叠杆5包括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第一连杆53、第二连杆54,所述第一支撑杆51一端与第二支撑杆52活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2底端与第一连杆53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3顶部与第二连杆54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4与第一支撑杆51可转动连接,折叠杆5稳定性高,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简单,利于大规模生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包括灯杆、抱箍、支撑管、灯罩、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太阳能板,所述灯杆底端设有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箍和波纹软管,所述灯杆中部外侧与抱箍可拆卸连接,所述灯杆上端与卡紧箍可拆卸连接,所述卡紧箍左端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顶端通过管夹与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右端与波纹软管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管左端固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灯体,所述外壳底端面与灯罩活动铰接,所述灯罩底部开口处设有与外壳活动连接的旋钮,所述外壳底端内壁卡扣连接有反光罩,所述灯杆顶端内侧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右侧与第一电动推杆活动铰接,所述底板顶端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太阳能板活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太阳能板活动铰接,所述卡紧箍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三夹块,所述第三夹块一端与第一夹块活动铰接,所述第三夹块另一端与第二夹块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第三夹块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夹块外侧固设有凸部,所述折叠杆与凸部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组装的太阳能灯,包括灯杆、抱箍、支撑管、灯罩、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太阳能板,所述灯杆底端设有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箍和波纹软管,所述灯杆中部外侧与抱箍可拆卸连接,所述灯杆上端与卡紧箍可拆卸连接,所述卡紧箍左端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顶端通过管夹与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右端与波纹软管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管左端固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灯体,所述外壳底端面与灯罩活动铰接,所述灯罩底部开口处设有与外壳活动连接的旋钮,所述外壳底端内壁卡扣连接有反光罩,所述灯杆顶端内侧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右侧与第一电动推杆活动铰接,所述底板顶端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太阳能板活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太阳能板活动铰接,所述卡紧箍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三夹块,所述第三夹块一端与第一夹块活动铰接,所述第三夹块另一端与第二夹块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夹块、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蓄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