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幕旋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52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萤幕旋转结构,包括一外壳,外壳结合于一支撑架的顶部,外壳的前端具有一第一轨道;一转动组件枢接外壳,转动组件的前端连接一萤幕的后侧板;一伸缩模组包括一滑动件及一弹性件,滑动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轨道,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外壳与滑动件;而一连杆的一端枢接转动组件,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滑动件,借以在转动组件转动而带动萤幕旋转90度时,使弹性件弹性伸缩,并让滑动件来回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萤幕旋转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萤幕旋转结构,尤指一种可以使萤幕相对于支撑架旋转。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显示器除了能调整仰角之外,大多会再增加升降装置以调整高度或是进一步的使显示萤幕能够左右旋转,使功能愈趋完整与多样化,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而上述各种类型的萤幕在使用时大多是以横向设置,在阅览直式的文件、图片或画面时,画面会缩小而显得不便。因此,为了观看画面的方便性,萤幕即必须通过支撑架的旋转功能,使横向的水平状态旋转成直向的垂直状态,以显示完整的画面,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公告第TWI386054号的“使萤幕旋转与高度调整可互锁的支撑架”专利案所示,主要是在于一支架上设有一导槽,导槽下端连接一扩大孔;一活动结合于支架上的滑动件,以第一枢轴结合一萤幕,且第一枢轴末端具有一锁接部,该锁接部结合于该扩大孔,其形成有一宽边与一窄边;当萤幕于最低位置呈水平状态时,该第一枢轴的锁接部位于扩大孔中,其窄边对准导槽,可于该导槽中上下移动调整萤幕高度,且萤幕高度上升时,萤幕无法转成垂直;当萤幕于最低位置旋转成垂直状态时,第一枢轴锁接部的宽边挡止于该导槽下端,使萤幕无法调高;借此,垂直状态的萤幕只能保持在最低位置,以维持整体的稳定度,避免倾倒。另如TWI340595号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TWI352787号的“支撑架的旋转结构”以及TW201941591A号的“电子装置及其支撑架”专利案所示,同样可以通过各机构的相互连动,以达到萤幕旋转的效果。通过上述各专利案所公开的结构,确实可以使萤幕由横向的水平状态旋转成直向的垂直状态,以显示完整的画面。但在实际使用时,各专利案单纯利用机构连动的设置,仅有在使用者持续施力时才会使萤幕旋转,却未考量到在整个旋转过程中的省力及稳定转动的要求,而使得萤幕在旋转末期仍然相当耗力,且容易因转动的过快而产生撞击的现象。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专利技术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萤幕旋转结构,通过在一转动组件旋转时,通过一连杆带动一滑动件来回滑动,并配合一弹性件的压缩回弹作用,能提高萤幕旋转的稳定性;当萤幕旋转超过45度时,就无需再施加外力而仅依靠弹簧力即可完成后续旋转动作,以产生省力效果,让整体旋转过程更加轻盈,同时产生旋转定位的效果。为达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设的萤幕旋转结构供连接于一萤幕的后侧板及一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萤幕旋转结构包括一外壳、一转动组件、一伸缩模组以及一连杆。外壳结合于支撑架的顶部,外壳的前端具有一第一轨道;转动组件枢接外壳,转动组件的前端连接萤幕的后侧板;伸缩模组包括一滑动件及一弹性件,滑动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轨道,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外壳与滑动件;连杆的一端枢接转动组件,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滑动件,借以在转动组件带动萤幕旋转90度时,使滑动件来回滑动。实施时,本技术还包括一阻尼件,阻尼件连接转动组件,供减缓转动组件的旋转速率。实施时,转动组件包括一轴杆及一第一齿轮,轴杆的前端穿过萤幕的后侧板以连接后侧板,第一齿轮套接定位轴杆;阻尼件包括一第二齿轮及一阻尼转轴,第二齿轮齿合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套接阻尼转轴的一端,阻尼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外壳的后端。实施时,转动组件还包括一限位件,限位件套接定位轴杆,限位件的周缘具有一卡止部;外壳包括一定位框及一壳体,定位框具有一前板,前板具有一弧形槽,弧形槽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部,弧形槽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限位部,供限制卡止部的转动角度。实施时,前板的一侧具有第一支脚,前板的另一侧具有第二支脚,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分别连接壳体的前端,前板与壳体之间形成一限位空间,供容纳第一齿轮与限位件。实施时,转动组件还包括一套环,套环套接定位轴杆,套环的周缘具有一连接部,连接部枢接连杆的一端。实施时,转动组件还包括一弹簧片及一固定板,弹簧片及固定板同轴套接定位轴杆;弹簧片夹置于限位件与第一齿轮之间;固定板夹置于轴杆的前端与套环之间。实施时,外壳还包括一框架,框架具有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具有第一轨道;滑动件的两侧具有连接第一轨道的第二轨道。实施时,滑动件具有一定位板,定位板平行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弹性件包括至少一压缩弹簧,至少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第二挡板与定位板。实施时,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与转动组件的轴心相互交叉,借以在转动组件带动萤幕由0度旋转至45度时,使滑动件以远离转动组件的方向滑动,并在转动组件带动萤幕由45度旋转至90度时,使滑动件以接近转动组件的方向滑动。为便于对本技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与萤幕的后侧板及支撑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为图3的a部分的区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萤幕由直向的90度旋转至45度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图5的b部分的区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萤幕由45度旋转至横向的0度时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图7的c部分的区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的萤幕为横向的0度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萤幕旋转结构1外壳2壳体21第一容置空间211第二容置空间212定位框22前板221第一支脚222第二支脚223弧形槽224第一限位部225第二限位部226限位空间227轴孔228框架23凸块231间隔232第一挡板233第二挡板234第一轨道235转动组件3轴杆31固定板32套环33连接部331限位件34卡止部341弹簧片35第一齿轮36螺母37伸缩模组4滑动件41定位板411第二轨道412枢接部413弹性件42连杆5阻尼件6第二齿轮61阻尼转轴62支撑架9后侧板9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设的萤幕旋转结构包括一外壳,外壳结合于一支撑架的顶部;一转动组件枢接外壳,转动组件的前端连接一萤幕的后侧板;一伸缩模组包括一滑动件及一弹性件,滑动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外壳前端的第一轨道,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外壳与滑动件;而一连杆的一端枢接转动组件,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滑动件,借以在转动组件转动而带动萤幕由横向旋转至直向时,使弹性件弹性伸缩,并使滑动件来回滑动。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萤幕旋转结构1具有一外壳2,外壳2的后侧结合一支撑架9的顶部,一转动组件3枢接外壳2,转动组件3的前端连接长方形萤幕的后侧板91,借以在转动组件2转动时,带动萤幕由横向的0度旋转至直向的90度,或由直向的90度回复为横向的0度状态。如图2~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萤幕旋转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一外壳2、一转动组件3、一伸缩模组4、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萤幕旋转结构,供连接于一萤幕的后侧板及一支撑架的顶部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萤幕旋转结构包括:/n一外壳,结合于该支撑架的顶部,该外壳的前端具有一第一轨道;/n一转动组件,枢接该外壳,该转动组件的前端连接该萤幕的该后侧板;/n一伸缩模组,其包括一滑动件及一弹性件,该滑动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一轨道,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外壳与该滑动件;以及/n一连杆,其一端枢接该转动组件,该连杆的另一端枢接该滑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萤幕旋转结构,供连接于一萤幕的后侧板及一支撑架的顶部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萤幕旋转结构包括:
一外壳,结合于该支撑架的顶部,该外壳的前端具有一第一轨道;
一转动组件,枢接该外壳,该转动组件的前端连接该萤幕的该后侧板;
一伸缩模组,其包括一滑动件及一弹性件,该滑动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一轨道,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外壳与该滑动件;以及
一连杆,其一端枢接该转动组件,该连杆的另一端枢接该滑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幕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供减缓该转动组件的旋转速率的阻尼件,该阻尼件连接该转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萤幕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组件包括一轴杆及一第一齿轮,该轴杆的前端穿过该萤幕的该后侧板以连接该后侧板,该第一齿轮套接定位该轴杆;该阻尼件包括一第二齿轮及一阻尼转轴,该第二齿轮齿合该第一齿轮,该第二齿轮套接该阻尼转轴的一端以产生摩擦阻力,该阻尼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固定该外壳的后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萤幕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组件还包括一限位件,该限位件套接定位该轴杆,该限位件的周缘具有一卡止部;该外壳包括一定位框及一壳体,该定位框具有一前板,该前板具有一弧形槽,该弧形槽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该弧形槽的另一端具有一供限制该卡止部的转动角度的第二限位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港瀚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