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52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包括记录仪本体,所述记录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记录仪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踏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脚踏机构的前侧贯穿至底板的前侧。通过设置记录仪本体、脚踏机构、活动板、挤压杆、拉簧、脚踏杆、限位机构、第二弹簧、支撑板、限位杆、底板、限位槽、限位孔、第一弹簧、限位块、定位杆、活动孔、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子显示记录仪在安装时通常都是使用到螺丝进行安装的,这样的安装方法极易发生松动,造成电子显示记录仪倾倒,极大的减少了稳定性,特别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
本技术属于人机交互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
技术介绍
人机交互、人机互动,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户可见的部分,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小如收音机的播放按键,大至飞机上的仪表板,或发电厂的控制室,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包含用户对系统的理解,那是为了系统的可用性或者用户友好性。现在的生活中,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高级,其中就包括电子显示记录仪,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子显示记录仪在安装时通常都是使用到螺丝进行安装的,这样的安装方法极易发生松动,造成电子显示记录仪倾倒,极大的减少了稳定性,特别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具备对电子显示记录仪稳定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子显示记录仪在安装时通常都是使用到螺丝进行安装的,这样的安装方法极易发生松动,造成电子显示记录仪倾倒,极大的减少了稳定性,特别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包括记录仪本体,所述记录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记录仪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踏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脚踏机构的前侧贯穿至底板的前侧,所述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杆,所述脚踏杆的后侧贯穿至底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前侧与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套设于脚踏杆的表面,所述活动板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杆。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后侧与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底板的前侧开设有与脚踏杆配合使用的活动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后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块的前侧呈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记录仪本体、脚踏机构、活动板、挤压杆、拉簧、脚踏杆、限位机构、第二弹簧、支撑板、限位杆、底板、限位槽、限位孔、第一弹簧、限位块、定位杆、活动孔、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需要安装记录仪本体时,使用者踢动脚踏杆,带动限位块和限位杆移动,此时,使用者使记录仪本体带动定位杆进入底板的内腔,当定位杆进入底板的内腔后,使用者松开脚踏板,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使限位杆和限位块分别进入限位槽和限位孔的内腔,实现了安装记录仪本体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电子显示记录仪在安装时通常都是使用到螺丝进行安装的,这样的安装方法极易发生松动,造成电子显示记录仪倾倒,极大的减少了稳定性,特别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脚踏机构,方便了使用者需要安装记录仪本体时,使用者只需踢动脚踏板使挤压杆挤压限位块和支撑板移动,使限位块和限位杆不会阻碍定位杆进入底板的内腔。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使限位杆通过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使限位杆进入限位孔的内腔后,从而对定位杆进行限位,使定位杆不会脱离底板的内腔。4、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限位块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挤压杆在挤压限位块时,不会使第一弹簧发生偏斜。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能够使限位块进入限位槽的内腔后,从而对定位杆进行限位,极大的增加了稳定性,通过设置活动孔,能够使脚踏杆在移动时减少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和碰撞。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孔,能够使限位杆进入限位孔的内腔后,从而对定位杆进行限位,使定位杆不会发生晃动和脱离底板的内腔,极大的增加了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底板的左视图。图中:1、记录仪本体;2、脚踏机构;201、活动板;202、挤压杆;203、拉簧;204、脚踏杆;3、限位机构;301、第二弹簧;302、支撑板;303、限位杆;4、底板;5、限位槽;6、限位孔;7、第一弹簧;8、限位块;9、定位杆;10、活动孔;11、滑块;1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包括记录仪本体1,记录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记录仪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踏机构2和限位机构3,脚踏机构2的前侧贯穿至底板4的前侧,底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簧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参考图2,脚踏机构2包括脚踏杆204,脚踏杆204的后侧贯穿至底板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1,活动板2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簧203,拉簧203的前侧与底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拉簧203套设于脚踏杆204的表面,活动板201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杆20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脚踏机构2,方便了使用者需要安装记录仪本体1时,使用者只需踢动脚踏板使挤压杆202挤压限位块8和支撑板302移动,使限位块8和限位杆303不会阻碍定位杆9进入底板4的内腔。参考图2,限位机构3包括支撑板302,支撑板302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1,第二弹簧301的后侧与底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3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机构3,能够使限位杆303通过第二弹簧301的反作用力使限位杆303进入限位孔6的内腔后,从而对定位杆9进行限位,使定位杆9不会脱离底板4的内腔。参考图4,限位块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底板4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使用的滑槽1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块11和滑槽12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限位块8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挤压杆202在挤压限位块8时,不会使第一弹簧7发生偏斜。参考图2,定位杆9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8配合使用的限位槽5,底板4的前侧开设有与脚踏杆204配合使用的活动孔1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槽5,能够使限位块8进入限位槽5的内腔后,从而对定位杆9进行限位,极大的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包括记录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记录仪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踏机构(2)和限位机构(3),所述脚踏机构(2)的前侧贯穿至底板(4)的前侧,所述底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簧(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包括记录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记录仪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踏机构(2)和限位机构(3),所述脚踏机构(2)的前侧贯穿至底板(4)的前侧,所述底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簧(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人机交互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机构(2)包括脚踏杆(204),所述脚踏杆(204)的后侧贯穿至底板(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1),所述活动板(2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簧(203),所述拉簧(203)的前侧与底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簧(203)套设于脚踏杆(204)的表面,所述活动板(201)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杆(2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创视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