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龟背耐磨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51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龟背耐磨弯管,旨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龟背耐磨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弧外壳、粘结剂、外弧耐磨层、弯管外壳、弯管内耐磨层和侧护板,所述弯管内耐磨层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弧外壳安装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安装于所述外弧外壳内,且所述外弧耐磨层的非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的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侧护板安装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耐磨弯管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龟背耐磨弯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磨弯管,特别涉及一种龟背耐磨弯管。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涉及到诸多物料的输送,大部分情况下是使用管道来输送物料。而物料的流动不可避免的对管道产生磨损,不同物料不同工况对管道的磨损也不尽相同,久而久之管道被磨穿,物料泄漏,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和管道周边的环境被污染。在同一条管道系统中,因为管道拐点位置受到物料的冲击最强,所以一般情况下首先是管道拐点位置(即弯管)首先磨穿。因此如何有效得解决管道磨损尤其是弯管的磨损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状况目前大多使用弯管内衬耐磨材料来解决磨损问题。管道系统中的介质一般是在非满管的状态下流动,在经过弯管位置时,因为惯性的作用介质会对弯管的外弧位置产生相对于内弧位置更猛烈的冲击和磨损,长时间运行状态下则会出现弯管外弧位置磨穿而内弧位置磨损极少的状况。当弯管外弧位置磨穿之后该弯管已经无法继续适应,只能维修或者更换。因为耐磨弯管磨穿,造成多种严重后果:一是因为管道磨穿介质泄漏破坏了周边环境造成局部环境污染;二是耐磨板掉落会导致管道内介质堵塞,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停机等恶劣生产事故;三是浪费工业生产时间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四是增加了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大了安全生产的风险;五是造成了耐磨材料大量浪费,增加企业采购材料成本,降低企业利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龟背耐磨弯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外弧外壳、粘结剂、外弧耐磨层、弯管外壳、弯管内耐磨层和侧护板,所述弯管内耐磨层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弧外壳安装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安装于所述外弧外壳内,且所述外弧耐磨层的非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的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侧护板安装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外弧外壳的y轴中心线和所述弯管外壳外弧的y轴中心线位于同一个垂直于X轴的平面。进一步的,所述外弧外壳和所述弯管外壳均为钢制外壳。进一步的,所述外弧外壳和所述外弧外壳两端的侧护板将所述外弧耐磨层包裹在所述弯管外壳的外壁上,且两个所述侧护板的底端均与所述弯管外壳密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外弧外壳、粘结剂、外弧耐磨层、弯管外壳、弯管内耐磨层和侧护板,所述弯管内耐磨层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弧外壳安装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安装于所述外弧外壳内,且所述外弧耐磨层的非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的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侧护板安装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的两端,所以本技术中的所述外弧外壳是用来保护所述外弧耐磨层,使其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完好无损;所述粘结剂的作用是将所述弯管内耐磨层与所述弯管外壳、所述外弧耐磨层与所述外弧外壳及所述外弧耐磨层与所述弯管外壳的外弧管外壁紧密的粘结固定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外弧耐磨层的作用是在所述弯管内耐磨层和所述弯管外壳完全磨穿后能够继续提供耐磨保护,延长耐磨弯管的使用寿命;所述弯管外壳是整件耐磨弯管的骨架,其固定该耐磨弯管的安装制作尺寸,承固所述弯管内耐磨层,连接管道内其它管件;所述弯管内耐磨层首先承受管道内介质的冲击和磨损,起耐磨作用;所述侧护板的作用是定位所述外弧耐磨层在所述外弧外壳中的位置,且包裹所述粘结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侧面中轴线的剖视图;图2是图1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外弧外壳1、粘结剂2、外弧耐磨层3、弯管外壳4、弯管内耐磨层5和侧护板6,所述弯管内耐磨层5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内壁上,所述外弧外壳1安装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3安装于所述外弧外壳1内,且所述外弧耐磨层3的非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3的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侧护板6安装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1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弧外壳1的y轴中心线和所述弯管外壳4外弧的y轴中心线位于同一个垂直于X轴的平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弧外壳1和所述弯管外壳4均为钢制外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弧外壳1和所述外弧外壳1两端的侧护板6将所述外弧耐磨层3包裹在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壁上,且两个所述侧护板6的底端均与所述弯管外壳4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生产过程为:1.按照管道系统的标准规范,设计出耐磨弯管的尺寸参数,包括外径Φ1、内径Φ2、曲率半径R、角度α及安装方式等技术要求。2.按照耐磨弯头管技术要求设计出所述外弧外壳1、所述外弧耐磨层3、所述弯管外壳4、所述弯管内耐磨层5所述和侧护板6的尺寸参数。3.按照技术要求生产制作出所述外弧外壳1、所述外弧耐磨层3、所述弯管外壳4、所述弯管内耐磨层5所述和侧护板6,同时按照介质工况配制出所述粘结剂2。4.按照复合生产工艺规范首先将所述弯管内耐磨层5粘贴到所述弯管外壳4的内壁,并按照工艺规范进行养护。同时将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壁喷砂除锈。5.养护完成后将其中一个所述侧护板6按照技术要求焊接到所述弯管外壳4外壁的一端,将所述外弧耐磨层3通过所述粘结剂2黏贴到所述弯管外壳4外壁,黏贴紧固后将外弧外壳1覆盖所述外弧耐磨层3后焊接到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壁,完成后通过端部预留位置将所述粘结剂2浇入所述外弧外壳1和所述外弧耐磨层3之间隙,注满待其凝固平整端面后将另一个所述侧护板6焊接到所述弯管外壳4外壁的另一端,且同时和所述外弧外壳1焊接。6.上述完成后按照规范对该龟背耐磨弯管进行整体养护,养护完成后按照技术要求对耐磨弯管外表面进行除锈喷漆处理,并标记标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a、使用寿命是现有产品使用寿命的2倍以上。b、减少管道内介质泄漏的几率,降低了介质泄漏而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风险。c、延长设备检修维护周期,直接增加企业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单位能耗。d、节约材料和相关资源,直接降低企业材料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增加利润。e、延长设备维护更换周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或维护设备过程中的无形的作业风险。本技术应用于耐磨弯管的
虽然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龟背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弧外壳(1)、粘结剂(2)、外弧耐磨层(3)、弯管外壳(4)、弯管内耐磨层(5)和侧护板(6),所述弯管内耐磨层(5)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内壁上,所述外弧外壳(1)安装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3)安装于所述外弧外壳(1)内,且所述外弧耐磨层(3)的非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3)的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侧护板(6)安装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1)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龟背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弧外壳(1)、粘结剂(2)、外弧耐磨层(3)、弯管外壳(4)、弯管内耐磨层(5)和侧护板(6),所述弯管内耐磨层(5)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内壁上,所述外弧外壳(1)安装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3)安装于所述外弧外壳(1)内,且所述外弧耐磨层(3)的非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外弧耐磨层(3)的工作面通过所述粘结剂(2)粘结固定于所述弯管外壳(4)的外弧管外壁上,所述侧护板(6)安装固定于所述外弧外壳(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江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