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轴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5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散热轴流风机,包括圆筒、电机箱挡风装置和通风装置,电机箱固定安装在圆筒的内部,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内箱,内箱的顶部与右侧与电机箱的顶部与右侧重合,内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轴,且第三转动轴贯穿内箱和电机箱的侧壁并延伸至圆筒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内箱和电机箱,将电机与空气通道隔绝,避免有害气体对电机的腐蚀,并通过开设了通风口,通风口在装置工作时进风并带动第一扇叶转动,第一扇叶通过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锥齿轮带动第二扇叶转动,从而使空气从出风管流出,并通过进风管流入冷空气,冷却转动电机,这样的设计减少对电机的腐蚀又能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散热轴流风机
本技术涉及轴流风机
,具体为一种自散热轴流风机。
技术介绍
轴流风机,用途非常广泛,就是与风叶的轴同方向的气流,如电风扇,空调外机风扇就是轴流方式运行风机,之所以称为“轴流式”,是因为气体平行于风机轴流动,轴流式风机通常用在流量要求较高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现有的轴流风机在处理中性空气时,不需要降温,通过空气流动可自行降温,但当室内空气含有酸性气体等腐蚀气体时,需要将电极隔开,防止电机腐蚀,但电机密封容易导致电机散热不畅,现有的电机散热往往采用电机转动轴添加扇叶等方式进行自散热的方式散热,这样的设计不能停止内风扇的转动,使电机一直处于流动空气中,有时电机温度并不必须进行降温,空气流动反倒加快了电机元件的氧化降低了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散热轴流风机,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散热轴流风机,包括圆筒、电机箱挡风装置和通风装置,所述电机箱固定安装在圆筒的内部,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的顶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散热轴流风机,包括圆筒(1)、电机箱(2)挡风装置和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2)固定安装在圆筒(1)的内部,所述电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内箱(3),所述内箱(3)的顶部与右侧与电机箱(2)的顶部与右侧重合,所述内箱(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所述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轴(14),且第三转动轴(14)贯穿内箱(3)和电机箱(2)的侧壁并延伸至圆筒(1)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轴(14)的左端设置有第三扇叶(24);/n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电机箱(2)左侧的通风口(5)与开设在内箱(3)顶部的进风管(6)和出风管(7),所述第三转动轴(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散热轴流风机,包括圆筒(1)、电机箱(2)挡风装置和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2)固定安装在圆筒(1)的内部,所述电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内箱(3),所述内箱(3)的顶部与右侧与电机箱(2)的顶部与右侧重合,所述内箱(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所述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轴(14),且第三转动轴(14)贯穿内箱(3)和电机箱(2)的侧壁并延伸至圆筒(1)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轴(14)的左端设置有第三扇叶(24);
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电机箱(2)左侧的通风口(5)与开设在内箱(3)顶部的进风管(6)和出风管(7),所述第三转动轴(14)穿过通风口(5),所述进风管(6)和出风管(7)的顶端均贯穿圆筒(1)的顶板并与圆筒(1)的外部连通,所述电机箱(2)的内部且位于内箱(3)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8),所述出风管(7)的内壁与内箱(3)的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9),且第二转动轴(9)的底端延伸至内箱(3)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轴(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第一转动轴(8)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1),且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1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8)和第二转动轴(9)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扇叶(12)和第二扇叶(13),第二扇叶(13)位于出风管(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梨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