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4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体、阀片、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设置第一输出孔和第二输入孔,所述第二阀体上设置第二输出孔和第一输入孔,所述阀片上设置吸入部和排出部,所述第一输出孔、第二输入孔、吸入部、排出部、第一输入孔和第二输出孔构成流体输送通道,在所述第一阀体上对应所述排出部的位置设置第一凸点,在所述第二阀体上对应所述吸入部的位置设置第二凸点,所述第一输出孔和所述排出部不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输入孔所述吸入部不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可有效避免回流的问题,且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良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洗手机常采用隔膜泵进行洗手液或洗手泡沫的输送。隔膜泵作为一种容积泵,它主要依靠隔膜片的来回鼓动改变仓室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液体或气体。通常隔膜泵包括传动部、压缩部和输送部,隔膜泵通过传动部向压缩部和输送部提供动力,压缩部通过内置隔膜的来回鼓动改变仓室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流体,输送部主要负责将外部的液体或气体吸入隔膜内,或将隔膜内的液体或气体输出,其主要包括吸入阀、排出阀和流体输送通道。申请人通过早期研究提出了一种设置在阀片上、能够单侧摆动的弹片来作为吸入阀和排出阀,实现单向打开流体输送通道的目的。通常,这种弹片实现了提高设备稳定性的目的,但申请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结构的阀片仍具有以下缺陷:当阀片出模成型后,弹片与阀片上的间隙需要去除,去除工艺比较麻烦,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损坏阀片,良品率较低,易使得洗手机产生回流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提高良品率,能够避免洗手机出现回流的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阀片良品率低,易导致洗手机出现回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体、阀片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设置第一输出孔和第二输入孔,所述第二阀体上设置第二输出孔和第一输入孔,所述阀片上设置吸入部和排出部,所述第一输出孔、第二输入孔、吸入部、排出部、第一输入孔和第二输出孔构成流体输送通道,所述吸入部能够向靠近所述第一阀体一侧摆动以将流体吸入,所述排出部能够向远离所述第一阀体一侧摆动以将流体排出,在所述第一阀体上对应所述排出部的位置设置第一凸点,在所述第二阀体上对应所述吸入部的位置设置第二凸点,所述第一输出孔和所述排出部不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输入孔和所述吸入部不同轴设置。本技术所述的阀门,通过第一凸点、排出部、第二凸点和吸入部等结构的配合实现对流体输送通道的通断控制,流体输送顺畅,闭合快速、严密,用于隔膜泵和洗手机可有效避免回流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良品率高的优点。进一步的,所述吸入部上设置吸入孔,所述吸入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凸点的位置相对应。吸入孔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也有利于流体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排出部上设置排出孔,所述排出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点的位置相对应。排出孔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也有利于流体排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点和所述第二凸点设置为小于半圆球状。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设置为小于半圆球状,有利于流体排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体上还设有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二阀体远离所述隔膜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将所述第一输出口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输出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输出口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输出孔相连通。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的设置便于输送不同的流体。进一步的,所述阀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覆盖在所述第二阀体上,所述第一阀体、阀片、第二阀体和连接件依次覆盖在隔膜的敞口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阀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输出腔和第二输出腔。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的设置便于输送不同的流体。一种隔膜泵,所述隔膜泵具有上述的阀门。一种洗手机,所述洗手机具有上述的隔膜泵。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阀门,通过第一凸点、排出部、第二凸点和吸入部等结构的配合实现对流体输送通道的通断控制,流体输送顺畅,闭合快速、严密,用于隔膜泵和洗手机可有效避免回流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良品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隔膜泵和洗手机,所述隔膜泵和洗手机与上述阀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隔膜泵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隔膜泵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片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片的另一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和阀片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和阀片的仰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和阀片的剖面图;图10为图9中A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阀体的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阀体的俯视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立体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传动部,101-马达,102-转子仓,103-偏心轮,2-压缩部,201-隔膜驱动,202-隔膜仓,203-隔膜,3-输送部,301-第一阀体,3011-第二输入孔,3012-第一输出孔,3013-第一凸点,302-阀片,3021-吸入孔,3022-排出部,3023-排出孔,3024-吸入部,303-第二阀体,3031-第一输入孔,3032-第二输出孔,3033-第一输出口,3034-第二凸点,3035-第二输出口,304-连接件,3041-第一输入口,3042-第二输入口,3043-第二输出腔,3044第一输出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隔膜泵,如图1-2所示,所述隔膜泵包括依次连接的传动部1、压缩部2和输送部3,所述传动部1被配置为向压缩部2和输送部3提供动力;所述压缩部2包括隔膜203,所述隔膜203上设有数个膜片,所述膜片向靠近所述传动部1一侧拱起形成仓室,所述隔膜203能够通过膜片的来回鼓动改变仓室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流体。优选的,所述隔膜203上设有4个膜片。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1包括马达101、转子仓102和偏心轮103,所述马达101靠近所述转子仓102的一侧表面设有一凸轴,所述凸轴穿过所述转子仓102与偏心轮103套合,所述偏心轮103上设有一偏心孔,所述偏心孔内设有一钢轴。所述马达101和所述转子仓102通过紧固螺钉(图中未显示)连接。所述压缩部2包括隔膜驱动201、隔膜仓202和隔膜203,所述隔膜驱动201上设有一驱动连接孔,所述钢轴的一端插入所述驱动连接孔中,所述钢轴的另一端以一偏移角度插入所述偏心轮103的偏心孔中;所述隔膜驱动201上设有数个隔膜连接孔,所述隔膜203的一端通过所述隔膜连接孔与所述隔膜驱动201相连接,所述隔膜仓202套设在所述隔膜203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体(301)、阀片(302)和第二阀体(303),所述第一阀体(301)上设置第一输出孔(3012)和第二输入孔(3011),所述第二阀体(303)上设置第二输出孔(3032)和第一输入孔(3031),所述阀片(302)上设置吸入部(3024)和排出部(3022),所述第一输出孔(3012)、第二输入孔(3011)、吸入部(3024)、排出部(3022)、第一输入孔(3031)和第二输出孔(3032)构成流体输送通道,所述吸入部(3024)能够向靠近所述第一阀体(301)一侧摆动以将流体吸入,所述排出部(3022)能够向远离所述第一阀体(301)一侧摆动以将流体排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阀体(301)上对应所述排出部(3022)的位置设置第一凸点(3013),在所述第二阀体(303)上对应所述吸入部(3024)的位置设置第二凸点(3034),所述第一输出孔(3012)和所述排出部(3022)不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输入孔(3031)和所述吸入部(3024)不同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体(301)、阀片(302)和第二阀体(303),所述第一阀体(301)上设置第一输出孔(3012)和第二输入孔(3011),所述第二阀体(303)上设置第二输出孔(3032)和第一输入孔(3031),所述阀片(302)上设置吸入部(3024)和排出部(3022),所述第一输出孔(3012)、第二输入孔(3011)、吸入部(3024)、排出部(3022)、第一输入孔(3031)和第二输出孔(3032)构成流体输送通道,所述吸入部(3024)能够向靠近所述第一阀体(301)一侧摆动以将流体吸入,所述排出部(3022)能够向远离所述第一阀体(301)一侧摆动以将流体排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阀体(301)上对应所述排出部(3022)的位置设置第一凸点(3013),在所述第二阀体(303)上对应所述吸入部(3024)的位置设置第二凸点(3034),所述第一输出孔(3012)和所述排出部(3022)不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输入孔(3031)和所述吸入部(3024)不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部(3024)上设置吸入孔(3021),所述吸入孔(3021)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凸点(3034)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部(3022)上设置排出孔(3023),所述排出孔(3023)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尊峰薛际张芸婷
申请(专利权)人: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