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236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包括能量吸收柱、能量吸收板与固定方管,所述能量吸收柱位于能量吸收板顶端中间,所述固定方管位于能量吸收板底端两侧,所述固定方管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方管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以及限位板,所述限位块位于固定方管内部底端一端,所述限位板一端位于限位块一侧,所述限位板顶端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耳,所述限位板顶端一侧设置拉块,所述限位板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进入槽,所述第一进入槽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通过在固定方管内部底端加装限位板,便于安装人员将第一固定块与固定方管连接,有效提升了安装人员组装生命线防护系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
本技术属于生命线防护系统
,具体涉及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坠落防护生命线是为高空水平移动和水平定点作业提供连续坠落防护的系统,对于各种安装,维护维修和清洁工作,可以提供在高空作业的完美安全保护,例如机场屋面、体育场馆、公共事业建筑、高层楼宇、石化管架、起重轨道、车间等等场合。现有的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中第一固定块与固定方管之间固定麻烦,降低了安装人员的组装效率,加重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中第一固定块与固定方管之间固定麻烦,降低了安装人员的组装效率,加重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包括能量吸收柱、能量吸收板与固定方管,所述能量吸收柱位于能量吸收板顶端中间,所述固定方管位于能量吸收板底端两侧,所述固定方管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方管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以及限位板,所述限位块位于固定方管内部底端一端,所述限位板一端位于限位块一侧,所述限位板顶端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耳,所述限位板顶端一侧设置拉块,所述限位板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进入槽,所述第一进入槽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均与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一进入槽相互贯通,所述第一进入槽、第一连接槽以及第一限位槽均贯穿限位板,所述固定方管内部底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进入槽,所述第二进入槽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均与第二进入槽以及第二限位槽相互贯通,所述第二进入槽、第二连接槽以及第二限位槽均贯穿固定方管,所述第一固定块顶端中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连接柱贯穿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环位于第一限位槽顶端,所述固定方管一侧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所述固定方管另一侧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第三螺栓贯穿固定方管、连接耳以及固定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底端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固定条,所述第二连接块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位于第二螺栓顶端,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螺母,所述第二螺栓贯穿第二连接块、固定条、第一固定块以及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螺栓贯穿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块以及连接螺母,所述第一固定块内侧表面以及第二连接块内侧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条。优选的,所述能量吸收柱与能量吸收板固定连接,所述能量吸收板与固定方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均与拉块以及连接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方管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进入槽与第一进入槽规格一致,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一连接槽规格一致,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规格一致。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与第三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耳通过第三螺栓以及固定螺母与固定方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滑条均与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一螺栓以及连接螺母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通过第二螺栓以及连接螺母与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规格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固定方管内部底端加装限位板,当需要将第一固定块与固定方管固定时,推动拉块,由拉块带动限位板移动,将限位板一端推至限位块一侧,此时第一进入槽位于第二进入槽顶端,然后移动第一固定块,由第一固定块带动连接柱移动,连接柱带动限位环移动,并将限位环依次贯穿第二进入槽以及第一进入槽,再拉动拉块,由拉块带动限位板移动,限位板同时带动第一进入槽、第一连接槽以及第一限位槽移动,连接柱经过第一连接槽进入第一限位槽内部,并与第一限位槽接触,由第一限位槽带动连接柱移动,连接柱再经过第二连接槽进入第二限位槽内部,最后移动第三螺栓,并将第三螺栓依次贯穿固定方管、连接耳以及固定螺母,并拧紧固定螺母,操作完成,便于安装人员将第一固定块与固定方管连接,有效提升了安装人员组装生命线防护系统效率。(2)通过在第一固定块一侧加装第二连接块,当需要将生命线防护系统与固定条进行固定时,移动第一固定块,由第一固定块带动防滑条移动,将第一固定块放置于固定条一侧,再移动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带动防滑条移动,将第二连接块放置与固定条另一侧,分别移动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将第一螺栓依次贯穿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一固定块,将第二螺栓依次贯穿第二连接块、固定条以及第一固定块,再将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另一端套上连接螺母,并拧紧连接螺母,使得防滑条紧紧与固定条紧紧接触,操作完成,完成生命线防护系统与固定条的固定,在防滑条的作用下,提升了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固定条之间的咬合力,从而提升了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固定条紧密度,进而避免了生命线防护系统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生命线防护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生命线防护系统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方管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能量吸收柱;2、能量吸收板;3、固定方管;4、第一固定块;5、第二连接块;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连接耳;9、拉块;10、连接柱;11、限位环;12、限位板;13、第三螺栓;14、固定螺母;15、第一进入槽;16、第一连接槽;17、第一限位槽;18、第二进入槽;19、第二连接槽;20、第二限位槽;21、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包括能量吸收柱1、能量吸收板2与固定方管3,能量吸收柱1位于能量吸收板2顶端中间,固定方管3位于能量吸收板2底端两侧,固定方管3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21以及限位板12,限位块21位于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一端,限位板12一端位于限位块21一侧,限位板12顶端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耳8,限位板12顶端一侧设置拉块9,限位板12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进入槽15,第一进入槽15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6,第一连接槽16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7,第一连接槽16均与第一限位槽17以及第一进入槽15相互贯通,第一进入槽15、第一连接槽16以及第一限位槽17均贯穿限位板12,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包括能量吸收柱(1)、能量吸收板(2)与固定方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柱(1)位于能量吸收板(2)顶端中间,所述固定方管(3)位于能量吸收板(2)底端两侧,所述固定方管(3)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21)以及限位板(12),所述限位块(21)位于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一端,所述限位板(12)一端位于限位块(21)一侧,所述限位板(12)顶端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耳(8),所述限位板(12)顶端一侧设置拉块(9),所述限位板(12)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进入槽(15),所述第一进入槽(15)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6),所述第一连接槽(16)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7),所述第一连接槽(16)均与第一限位槽(17)以及第一进入槽(15)相互贯通,所述第一进入槽(15)、第一连接槽(16)以及第一限位槽(17)均贯穿限位板(12),所述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进入槽(18),所述第二进入槽(18)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9),所述第二连接槽(19)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所述第二连接槽(19)均与第二进入槽(18)以及第二限位槽(20)相互贯通,所述第二进入槽(18)、第二连接槽(19)以及第二限位槽(20)均贯穿固定方管(3),所述第一固定块(4)顶端中间设置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顶端设置有限位环(11),所述连接柱(10)贯穿第二限位槽(20)以及第一限位槽(17),所述限位环(11)位于第一限位槽(17)顶端,所述固定方管(3)一侧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13),所述固定方管(3)另一侧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14),所述第三螺栓(13)贯穿固定方管(3)、连接耳(8)以及固定螺母(14)。/n...

【技术特征摘要】
1.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包括能量吸收柱(1)、能量吸收板(2)与固定方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柱(1)位于能量吸收板(2)顶端中间,所述固定方管(3)位于能量吸收板(2)底端两侧,所述固定方管(3)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21)以及限位板(12),所述限位块(21)位于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一端,所述限位板(12)一端位于限位块(21)一侧,所述限位板(12)顶端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耳(8),所述限位板(12)顶端一侧设置拉块(9),所述限位板(12)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进入槽(15),所述第一进入槽(15)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6),所述第一连接槽(16)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7),所述第一连接槽(16)均与第一限位槽(17)以及第一进入槽(15)相互贯通,所述第一进入槽(15)、第一连接槽(16)以及第一限位槽(17)均贯穿限位板(12),所述固定方管(3)内部底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进入槽(18),所述第二进入槽(18)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9),所述第二连接槽(19)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所述第二连接槽(19)均与第二进入槽(18)以及第二限位槽(20)相互贯通,所述第二进入槽(18)、第二连接槽(19)以及第二限位槽(20)均贯穿固定方管(3),所述第一固定块(4)顶端中间设置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顶端设置有限位环(11),所述连接柱(10)贯穿第二限位槽(20)以及第一限位槽(17),所述限位环(11)位于第一限位槽(17)顶端,所述固定方管(3)一侧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13),所述固定方管(3)另一侧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14),所述第三螺栓(13)贯穿固定方管(3)、连接耳(8)以及固定螺母(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坠落防护生命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底端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5),所述第一固定块(4)与第二连接块(5)之间设置有固定条,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锡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理实安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