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34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本体,所述保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焊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固定杆与箱体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固定杆通过转动轴固定在防护罩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外杆,所述外杆上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上设置有挂耳,所述内杆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减震弹簧,该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防护罩能够提供遮风当雨的功能,另外,防护罩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固定杆上,通过转动轴可以进行折叠,折叠的同时防护罩内部可以存放使用的物品,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建筑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经常进行高空作业,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而现有的高楼大厦外壁大多采用玻璃材质,而高楼大厦外壁需要定期的进行维护和清洗,这样就需要人工通过升降装置在大楼外部进行清洗,而由于高空中气流的作用,使得高空作业时作业平台发生晃动,给高空作业带来困难,且增加了高空作业人员的操作危险性,另外,现有的在高空作业时无法提供遮风挡雨,为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使用的同时能够通过伸缩杆与活动杆相配合进行移动调整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本体,所述保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固定杆与箱体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固定杆通过转动轴固定在防护罩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外杆,所述外杆上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上设置有挂耳,所述内杆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内杆通过减震弹簧固定在外杆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设置有卡板和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柱通过弹簧固定支撑杆上,所述防护罩上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卡槽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与箱体上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滚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弹簧,所述活动杆通过固定弹簧安装在伸缩杆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包括箱体、防护罩、固定杆、外杆、内杆、挂耳、转动轴、支撑杆、空腔、固定装置、固定板、减震弹簧、伸缩杆、活动杆、滚轮、卡柱、卡板、把手、弹簧、连接杆、限位柱、卡槽、固定弹簧。1.该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防护罩能够提供遮风当雨的功能,另外,防护罩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固定杆上,通过转动轴可以进行折叠,折叠的同时防护罩内部可以存放使用的物品,便于使用。2.该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防护罩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的限位柱与卡柱上的卡槽相配合进行固定,弹簧为卡柱提供摩擦力,便于后期的打开或关闭,使用便捷。3.该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通过滚轮与墙体相接触,通过连接弹簧对活动杆进行支撑,使滚轮与墙体接触,根据弹簧的不同弹力,在斜度不同的情况下,紧贴着墙壁进行使用,内杆与减震弹簧提供减震力,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环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的内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的测试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的支撑杆与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的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防护罩、3-固定杆、4-外杆、5-内杆、6-挂耳、7-转动轴、8-支撑杆、9-空腔、10-固定装置、11-固定板、12-减震弹簧、13-伸缩杆、14-活动杆、15-滚轮、16-卡柱、17-卡板、18-把手、19-弹簧、20-连接杆、21-限位柱、22-卡槽、23-固定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本体,所述保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通过固定杆3与箱体1相连接,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固定杆3通过转动轴7固定在防护罩2上,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外杆4,所述外杆4上设置有内杆5,所述内杆5上设置有挂耳6,所述内杆5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设置有减震弹簧12,所述内杆5通过减震弹簧12固定在外杆4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内部设置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内部设置有卡柱16,所述卡柱16设置有卡板17和把手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柱16通过弹簧19固定支撑杆8上,所述防护罩2上焊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上设置有限位柱21,所述限位柱21与卡槽22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2与箱体1上均设置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上设置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上设置有滚轮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1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弹簧23,所述活动杆14通过固定弹簧23安装在伸缩杆13的内部。工作原理:当使用本装置时,通过连接绳与内杆5上的挂耳6相配合进行固定,当需要使用防护罩时,通过将连接杆20上的限位柱21与卡柱16上的卡槽22相配合,通过弹簧19提供支撑力,从而避免发生意外,另外,当不需要防护罩2时,将防护罩2通过转动轴7在固定杆3上进行旋转移动,进行折叠,防护罩2形成储物斗,可以对常使用的物品进行存放,使用便捷,通过滚轮15与墙体相接触,通过固定弹簧23对活动杆14进行支撑,使滚轮15与墙体接触,根据固定弹簧23的不同弹力,在斜度不同的情况下,紧贴着墙壁进行使用,另外,内杆5与减震弹簧12提供减震力,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环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通过固定杆(3)与箱体(1)相连接,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固定杆(3)通过转动轴(7)固定在防护罩(2)上,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外杆(4),所述外杆(4)上设置有内杆(5),所述内杆(5)上设置有挂耳(6),所述内杆(5)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设置有减震弹簧(12),所述内杆(5)通过减震弹簧(12)固定在外杆(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通过固定杆(3)与箱体(1)相连接,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固定杆(3)通过转动轴(7)固定在防护罩(2)上,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外杆(4),所述外杆(4)上设置有内杆(5),所述内杆(5)上设置有挂耳(6),所述内杆(5)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设置有减震弹簧(12),所述内杆(5)通过减震弹簧(12)固定在外杆(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建筑高空作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内部设置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内部设置有卡柱(16),所述卡柱(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铃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龙文区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