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基础组合隔震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30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基础组合隔震布置结构,包括:若干个分区域设置的不同类型的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包括: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速度型阻尼器;所述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布置于隔震层的外围区域;所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布置于隔震层的内部区域;所述速度型阻尼器从正交两个方向布置于隔震层的外围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不同类型隔震支座的合理布置和优化组合,能够形成与上部大跨度结构相协调的组合隔震层,有效减小上部结构扭转效应,显著提高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基础组合隔震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大跨度建筑结构采用基础隔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基础组合隔震布置结构,具体可应用于采用不同类型隔震支座进行基础组合隔震的大跨度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隔震技术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达到减震目的,因此对于低层和多层建筑最为合适(如图1),该建筑设置有隔震支座5,对于刚度较大的高层建筑也可应用隔震技术。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抗震性能显著提高,高烈度地震区优先采用,可用于防灾救灾建筑、学校建筑、重要基础设施建筑等重点设防类的公共建筑。以往采用隔震的建筑主要为低层和多层建筑,隔震技术在大跨度建筑中应用较少(如图2),大跨度结构设置有隔震层6。机场等大跨度结构复杂、抗震需求高,隔震技术是解决高烈度地区大跨度结构抗震安全、保障大震下功能不中断的最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大跨度结构跨度大、结构复杂、荷载和刚度不均匀、地震行波效应影响显著等原因,造成大跨度结构隔震设计复杂,以往多、高层建筑的隔震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大跨度建筑的隔震设计需求。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基础组合隔震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分区域设置的不同类型的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包括: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速度型阻尼器;/n所述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布置于隔震层的外围区域;/n所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布置于隔震层的内部区域;/n所述速度型阻尼器从正交两个方向布置于隔震层的外围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基础组合隔震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分区域设置的不同类型的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包括: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速度型阻尼器;
所述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布置于隔震层的外围区域;
所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布置于隔震层的内部区域;
所述速度型阻尼器从正交两个方向布置于隔震层的外围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义束伟农周忠发张琳卜龙瑰王哲秦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