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阳台降噪结构,包括阳台板、侧墙以及降噪板,降噪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于阳台板的下方,且降噪板的两端分别与阳台板和侧墙固定连接,阳台板、侧墙和降噪板围成吸声空腔。该阳台降噪结构通过设置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降噪板改变了噪声的反射角度,使反射噪声无法传入室内,同时阳台板、侧墙和降噪板围成的吸声空腔能够通过共振吸声的方式对直达噪声进行吸收,进一步降低噪声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台降噪结构
本技术涉及住宅降噪
,特别是涉及一种阳台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阳台作为建筑物室内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鲜空气、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场所,根据具体结构可分为开敞式阳台和封闭式阳台。现有的开敞式阳台的顶板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没有经过降噪处理,对房屋外的噪声没有吸收作用,噪声经阳台顶板反射,传入室内,容易造成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台降噪结构,能够有效减少传入室内的噪音,提升居住舒适度。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阳台降噪结构,包括阳台板、侧墙以及降噪板,所述降噪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于所述阳台板的下方,且所述降噪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阳台板和所述侧墙固定连接,所述阳台板、所述侧墙和所述降噪板围成吸声空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阳台板包括彼此相连接的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侧墙固定连接,所述侧板设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侧墙的一端,所述降噪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下方设有凸起部,所述降噪板的一端与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部设为斜坡状,且所述降噪板平行于所述凸起部的坡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侧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的交界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降噪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降噪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侧墙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龙骨、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所述降噪板通过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安装龙骨相连接,所述安装龙骨通过所述第二螺丝分别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侧墙相连接,所述安装龙骨设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龙骨分别设于所述降噪板的两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降噪板包括外层板和设于所述外层板的顶面的内层板,所述安装龙骨也设于所述外层板的顶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层板为多孔吸声材料,所述外层板为薄板吸声材料。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阳台板为纤维水泥板内衬岩棉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阳台降噪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阳台降噪结构包括阳台板、侧墙以及降噪板,降噪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于阳台板的下方,且降噪板的两端分别与阳台板和侧墙固定连接,阳台板、侧墙和降噪板围成吸声空腔。基于此,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降噪板改变了噪声的反射角度,使反射噪声无法传入室内,同时阳台板、侧墙和降噪板围成的吸声空腔能够通过共振吸声的方式对直达噪声进行吸收,进一步降低噪声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阳台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阳台板;11、顶板;12、侧板;13、凸起部;2、侧墙;3、降噪板;31、外层板;32、内层板;4、连接件;41、安装龙骨;42、第一螺丝;43、第二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阳台降噪结构,包括阳台板1、侧墙2以及降噪板3,降噪板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于阳台板1的下方,且降噪板3的两端分别与阳台板1和侧墙2固定连接,阳台板1、侧墙2和降噪板3围成吸声空腔。基于上述结构,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降噪板3改变了噪声的反射角度,使反射噪声无法传入室内,同时阳台板1、侧墙2和降噪板3围成的吸声空腔能够通过共振吸声的方式对直达噪声进行吸收,进一步降低噪声强度。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阳台板1包括彼此相连接的顶板11和侧板12,顶板11与侧墙2固定连接,侧板12设于顶板11远离侧墙2的一端。需要注意的是,只要保证降噪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降噪板3与阳台板1固定连接的位置既可以是顶板11,也可以是侧板12,这种固定位置的变化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是一样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降噪板3的一端与顶板1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降噪板3的连接,顶板11的下方设有凸起部13,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凸起部13设为斜坡状,凸起部13靠近侧板12的一端延伸至顶板11与侧板12的交界处,且凸起部13的坡面与降噪板3相平行。基于上述结构,凸起部13的坡面与降噪板3连成一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直线,保证了阳台板1的结构美观,提升了居住舒适度。进一步的,为了确保降噪板3具有足够的反射效果,降噪板3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当大于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降噪板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与之对应的,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也为8°。当然,这个夹角不能也无法超过9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降噪板3通过连接件4与凸起部13和侧墙2相连接,具体的,连接件4包括安装龙骨41、第一螺丝42和第二螺丝43,降噪板3通过第一螺丝42与安装龙骨41相连接,安装龙骨41则通过第二螺丝43分别与凸起部13和侧墙2相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龙骨41设为两个,且两个安装龙骨41分别设于降噪板3的两端。基于上述结构,降噪板3通过少量的安装件即可实现安装,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维护起来也十分方便。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降噪板3包括外层板31和设于外层板31的顶面的内层板32,安装龙骨41也设于内层板32的两段,也位于所述外层板31的顶面上。基于上述结构,安装龙骨41隐藏在吸声空腔内,肉眼无法看见,进一步提升了阳台板1的美观。另外,内层板32优选为多孔吸声材料,外层板31优选为薄板吸声材料,能够进一步提升降噪效果,确保将噪音的影响最小化。阳台板1优选为纤维水泥板内衬岩棉板,纤维水泥板的隔音性好,岩棉板为多孔吸声材料,两者结合使得阳台板1也具有一定的隔音与吸声能力,能够有效提升降噪结构的整体降噪效果。当然,在保证阳台板的隔音效果的基础上,阳台板的内衬板也可以优选其他种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丝绵等,综合考虑,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阳台降噪结构具有阳台板、侧墙和降噪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消除噪声,提升住户的舒适度,且降噪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安拆与维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阳台板、侧墙以及降噪板,所述降噪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于所述阳台板的下方,且所述降噪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阳台板和所述侧墙固定连接,所述阳台板、所述侧墙和所述降噪板围成吸声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阳台板、侧墙以及降噪板,所述降噪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于所述阳台板的下方,且所述降噪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阳台板和所述侧墙固定连接,所述阳台板、所述侧墙和所述降噪板围成吸声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板包括彼此相连接的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侧墙固定连接,所述侧板设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侧墙的一端,所述降噪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下方设有凸起部,所述降噪板的一端与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设为斜坡状,且所述降噪板平行于所述凸起部的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侧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的交界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瑞,黎加纯,邓宝瑜,欧阳健,黄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