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水电站尾水隧洞明满流影响的逆坡堰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水电站尾水隧洞明满流流态影响的逆坡堰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大型地下厂房式水电站,为节省工程投资,减小地下岩体开挖率,有效地维护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常采用尾水隧洞结合导流洞布置的形式,将导流洞改建为电站尾水隧洞,例如溪洛渡、二滩、乌东德和石门坎等水电工程。由于导流洞所承担的工程任务要求,一般底板高程较高,而电站尾水位的高低,受水库泄洪和发电流量的影响,水位变幅较大,当尾水位较低时,在水电站过渡过程中,尾水洞内发生明满流交替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明满流交替的水流现象流态复杂,洞内时而有压,时而无压,并截留气囊,随水流运动,伴随压力脉动现象。较大的瞬变压力易导致隧洞结构破坏,同时也会影响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为了确保发电输水系统建筑物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研究并采取明满流现象的改善措施。目前常用的改善方法主要有设置通气孔、缩短由导流洞改建的尾水隧洞长度及设置尾水调压室隔断影响。设置通气孔可以有效改善明满流引起的负压问题,从而减轻了脉动压力对衬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水电站尾水隧洞明满流影响的逆坡堰结构,尾水隧洞由导流洞改建,其特征在于:在尾水隧洞出口设置逆坡堰(7),逆坡堰(7)上游迎水面采用逆坡流线形式,逆坡堰顶高程高于隧洞出口底板(8);逆坡堰下游河床(9)高程不高于逆坡堰(7)堰顶高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水电站尾水隧洞明满流影响的逆坡堰结构,尾水隧洞由导流洞改建,其特征在于:在尾水隧洞出口设置逆坡堰(7),逆坡堰(7)上游迎水面采用逆坡流线形式,逆坡堰顶高程高于隧洞出口底板(8);逆坡堰下游河床(9)高程不高于逆坡堰(7)堰顶高程。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民,杨飞,孙洪亮,侯博,戴熙武,纪昌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