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包括坝体,坝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挡水板,属于挡水坝技术领域。所述坝体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设置有转板,所述坝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转板内滑动设置有抵接部,所述转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部滑出转板外以抵接挡水板的第二驱动件。使用此种挡水坝,可以降低挡水板被压断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
本技术涉及挡水坝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
技术介绍
挡水坝用于农业灌溉、渔业、船闸、海水挡潮、城市河道景观、工程水电站。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8444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包括坝体,坝体的正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在水从第一凹槽内渗入后,会抵接挡水板升起,以增高挡水坝的高度来挡住挡水坝内的水,但是由于挡水坝内的水较多,则会使得挡水板受到的压力较大,单以挡水板进行阻挡,很有可能使得挡水板被水压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具有抵接挡水板以降低其被压断的几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包括坝体,坝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坝体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设置有转板,所述坝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转板内滑动设置有抵接部,所述转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部滑出转板外以抵接挡水板的第二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水板上升后,操作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驱动转板从容纳槽内转出;再操作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动抵接部滑出转板外,直至抵接部抵接挡水板时,即可停止操作第二驱动件。通过转板与抵接部的设置,可以抵接挡水板,给予挡水板朝靠近坝体内部移动的力,从而降低挡水板被压断的几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部包括移动杆与若干抵接杆,若干所述抵接杆均与移动杆垂直,所述移动杆滑动设置于转板内,所述转板远离其与容纳槽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出口,所述滑出口可供若干抵接杆滑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部包括若干抵接杆的设置,可以在若干抵接杆滑出后,对挡水板一面的若干地方进行点支撑,以增大对挡水板的支撑面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若干气缸,若干气缸的缸筒设置于坝体内,若干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至容纳槽内与转板的背面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转板朝远离容纳槽的方向转动;气缸的活塞杆回缩时,转板朝靠近容纳槽的方向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螺杆与电机,所述移动杆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所述转板内设置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螺杆转动设置于两条滑槽中的一条滑槽内,所述螺杆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转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抵接挡水板时,开启电机,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滑块转动,由于滑块被限位于滑槽内,则滑块沿着滑槽移动,滑块带动移动杆在转板内移动,移动杆又带动若干抵接杆朝靠近挡水板的方向滑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杆远离移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抵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块的设置,可以使得抵接杆在与挡水板抵接时,不论是何种角度,均能够与挡水板抵接,能够使得抵接杆与挡水板之间的点接触转换为面接触,减少挡水板的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块与抵接杆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将抵接块复位至封堵滑动口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扭簧的设置,可以在抵接块未与挡水板抵接时自动复位至封堵滑动口的位置,使得在将抵接杆收纳至转板内时,抵接块不会阻碍到抵接杆的滑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板上设置有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条的设置,可以提高转板与容纳槽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雨水渗入至容纳槽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一、通过转板与抵接部的设置,可以在将转板转动至与挡水板相对后,将抵接部从转板内滑出,从而抵接挡水板,以降低挡水板被坝体内的水压断的几率;二、通过抵接块的设置,可以使得抵接杆在与挡水板抵接时,能够通过抵接杆与挡水板之间的点接触转换为面接触,从而减少挡水板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坝体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转板的剖面俯视图;图4是用于展示抵接杆与抵接块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坝体;11、第一凹槽;111、挡水板;12、容纳槽;2、转板;21、滑出口;211、挡雨板;22、滑槽;3、气缸;4、抵接部;41、移动杆;411、滑块;42、抵接杆;421、抵接块;51、螺杆;52、电机;6、扭簧;7、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包括坝体1,坝体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滑动设置有挡水板111。参照图2与图3,坝体1的顶部沿坝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内转动设置有转板2,转板2转动后能够封堵容纳槽12的开口。坝体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板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包括若干气缸3,若干气缸3的缸筒设置于坝体1内,若干气缸3的活塞杆伸入至容纳槽12内与转板2的背面铰接。转板2内滑动设置有抵接部4,转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部4滑出转板2外以抵接挡水板111的第二驱动件。抵接部4包括移动杆41与若干抵接杆42,若干抵接杆42均与移动杆41垂直。移动杆41滑动设置于转板2内,且移动杆41沿转板2长度方向设置。转板2远离其与容纳槽12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出口21,滑出口21可供若干抵接杆42滑出。由于转板2会从容纳槽12内转出,则转板2与容纳槽12之间会设置供转板2转出的空间,为减少雨水进入至容纳槽12内,在滑动口开口边缘的顶端设置有挡雨板211,挡雨板211沿滑出口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挡雨板211与滑动口垂直。第二驱动件包括螺杆51与电机52,移动杆4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滑块411,转板2内设置有与滑块411滑动连接的滑槽22,螺杆51转动设置于两条滑槽22中的一条滑槽22内,螺杆5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电机5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电机52设置于转板2上。抵接杆42远离移动杆4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抵接块421,抵接块421的转动面与挡水板111垂直。抵接块421与抵接杆42之间设置有扭簧6(见图4),扭簧6的一端与抵接块421连接,扭簧6的另一端与抵接杆42连接,扭簧6用于将抵接块421复位至封堵滑出口21的位置。转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密封条7,密封条7为橡胶条,可起到密封作用。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挡水板111上升后,开启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驱动转板2从容纳槽12内转出;再开启电机52,电机52驱动螺杆51转动,螺杆51转动带动滑块411转动,由于滑块411被限位于滑槽22内,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包括坝体(1),坝体(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设置有挡水板(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内转动设置有转板(2),所述坝体(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板(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转板(2)内滑动设置有抵接部(4),所述转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部(4)滑出转板(2)外以抵接挡水板(111)的第二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包括坝体(1),坝体(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设置有挡水板(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内转动设置有转板(2),所述坝体(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板(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转板(2)内滑动设置有抵接部(4),所述转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部(4)滑出转板(2)外以抵接挡水板(111)的第二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4)包括移动杆(41)与若干抵接杆(42),若干所述抵接杆(42)均与移动杆(41)垂直,所述移动杆(41)滑动设置于转板(2)内,所述转板(2)远离其与容纳槽(12)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出口(21),所述滑出口(21)可供若干抵接杆(42)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若干气缸(3),若干气缸(3)的缸筒设置于坝体(1)内,若干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佳遥,任奇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圆瑞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