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室法兰盘及其超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动轮的振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22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室法兰盘及其超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动轮的振动机构,包括相连的内、外法兰盘,内法兰盘具有安装位置相错的内法兰连接面和第一接合面,内法兰盘在轴向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向转动中心延伸的T形筋板及位于第一轴承孔一侧均布的多个第一斜油道,第一斜油道一端与盘壁内侧面相通、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孔的内端面相通;外法兰盘具有与第一接合面相配的第二接合面及位于第二轴承孔一侧均布的多个第二斜油道,第二斜油道一端与盘壁内侧面相通、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孔的外端面相通;T形筋板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斜油道相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振动室的热平衡温度,提高工作可靠性和检修维护安全性,并能降低用户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室法兰盘及其超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动轮的振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室法兰盘及其超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动轮的振动机构,属于超重型振动压路

技术介绍
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振动机构主要含两类部件,产生激振力的振动单元部件和传递动力的联接部件,其主要包括两独立振动室、振动马达以及连接两振动室之间和振动马达的联接等零部件。振动室通常采用连接的内外法兰盘和内外法兰盘内的偏心组件,在封闭振动室的腔内注少量润滑油,振动工作时,通过飞溅方式对振动轴两端的振动轴承进行润滑。但在振动工况下,振动室中的振动轴带动偏心组件高速旋转,因摩擦、扰动等功率消耗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强制带走,只能通过钢轮、辐板以及振动室等外露表面自然散热,当环境温度较高、振动消耗功率较大时,振动室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对也比较高,较高的温度不利振动轴承润滑保护油膜的形成,极限状况就会发生振动轴承烧死现象,造成振动机构不能正常运转。为降低振动轮振动机构在振动工作时的热量,一些中重型振动轮在钢轮内存有一定量的油液,钢轮或振动室外设有油槽环板,振动室设有内外相通的冷却油道,在振动轮工作过程中,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室法兰盘,包括设有第一轴承孔(3-5)的内法兰盘(3)和设有第二轴承孔(5-6)的外法兰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法兰盘(3)具有安装位置相错的与振动轮幅板(19)连接的内法兰连接面(3-4)和与外法兰盘(5)连接的台阶形的第一接合面(3-3),内法兰盘(3)在轴向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向转动中心延伸的T形筋板(3-2)及位于第一轴承孔(3-5)一侧均布的多个第一斜油道(3-6),所述的第一斜油道(3-6)的一端与盘壁内侧面相通、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孔(3-5)的内端面相通;所述的外法兰盘(5)具有与第一接合面(3-3)相配的第二接合面(5-3)及位于第二轴承孔(5-6)一侧均布的多个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室法兰盘,包括设有第一轴承孔(3-5)的内法兰盘(3)和设有第二轴承孔(5-6)的外法兰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法兰盘(3)具有安装位置相错的与振动轮幅板(19)连接的内法兰连接面(3-4)和与外法兰盘(5)连接的台阶形的第一接合面(3-3),内法兰盘(3)在轴向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向转动中心延伸的T形筋板(3-2)及位于第一轴承孔(3-5)一侧均布的多个第一斜油道(3-6),所述的第一斜油道(3-6)的一端与盘壁内侧面相通、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孔(3-5)的内端面相通;所述的外法兰盘(5)具有与第一接合面(3-3)相配的第二接合面(5-3)及位于第二轴承孔(5-6)一侧均布的多个第二斜油道(5-5),外法兰盘(5)的第二接合面(5-3)与内法兰盘(3)的第一接合面(3-3)相配并通过紧固件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二斜油道(5-5)的一端与盘壁内侧面相通、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孔(5-6)的外端面相通;所述的T形筋板(3-2)分别与第一斜油道(3-6)和第二斜油道(5-5)相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室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法兰盘(3)的盘壁内侧面均布有多个内凹的第一油槽(3-7),第一轴承孔(3-5)的内侧具有第一环腔(3-1),各第一斜油道(3-6)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油槽(3-7)相通、另一端与第一环腔(3-1)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室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法兰盘(5)的盘壁内侧面均布有多个内凹的第二油槽(5-4),第二轴承孔(5-6)的外侧具有第二环腔(5-2),各第二斜油道(5-5)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油槽(5-4)相通、另一端与第二环腔(5-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室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法兰盘(3)上的T形筋板(3-2)的中心线与第一斜油道(3-6)的轴心线以及T形筋板(3-2)的中心线与第二斜油道(5-5)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θ在20~45°。


5.一种超重型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龙李靖
申请(专利权)人: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