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17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万向轮、车体、储液罐、护板、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板、杆体、弹簧和橡胶板,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两侧外壁和第二夹持件的外侧壁均贯穿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受力点挤压套环,使套环向两侧推动支杆,在导轨和滑槽的配合下,增加套环与支杆的稳定性,并通过固定耳拉动拉簧,进一步进行缓冲,且在无受力情况拉簧和弹簧的配合使杆体快速复位,三个杆体之间相对应缓冲组件在储液罐外壁呈三角区域,提高了对储液罐缓冲效果,避免储液罐晃动较大,造成储液罐的损坏,避免了铝液的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解铝
,具体为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阳极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固体粉尘,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对阳极气体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有害气体和粉尘后排入大气,阴极产物是铝液,铝液通过真空抬包从槽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在熔化炉或者溶解炉中溶好的铝液需要运输至成型车间进行加工,现有的运输小车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使车体震动,会导致铝液罐晃动,且容易导致铝液罐破损,为此,提出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万向轮、车体、储液罐、护板、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板、杆体、弹簧和橡胶板,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两侧外壁和第二夹持件的外侧壁均贯穿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组件(10),所述主体组件(10)包括万向轮(11)、车体(12)、储液罐(13)、护板(14)、第一夹持件(15)和第二夹持件(16);/n缓冲组件(30),所述缓冲组件(30)包括固定板(31)、杆体(32)、弹簧(33)和橡胶板(34),所述第一夹持件(15)的两侧外壁和第二夹持件(16)的外侧壁均贯穿有杆体(32),所述杆体(32)的另一端通过弹簧(33)固定连接有橡胶板(34),所述橡胶板(34)的一侧螺丝连接于护板(14)的内侧壁;/n稳固组件(20),所述稳固组件(20)包括导轨(21)、支杆(23)、套环(24)、固定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铝用铝液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10),所述主体组件(10)包括万向轮(11)、车体(12)、储液罐(13)、护板(14)、第一夹持件(15)和第二夹持件(16);
缓冲组件(30),所述缓冲组件(30)包括固定板(31)、杆体(32)、弹簧(33)和橡胶板(34),所述第一夹持件(15)的两侧外壁和第二夹持件(16)的外侧壁均贯穿有杆体(32),所述杆体(32)的另一端通过弹簧(33)固定连接有橡胶板(34),所述橡胶板(34)的一侧螺丝连接于护板(14)的内侧壁;
稳固组件(20),所述稳固组件(20)包括导轨(21)、支杆(23)、套环(24)、固定耳(25)和拉簧(26),所述杆体(32)的外壁套接有套环(24),所述套环(24)的两侧均铰接有支杆(23),两个所述支杆(23)的一端均铰接有导轨(21),所述橡胶板(34)的两侧与两个支杆(23)的外侧壁均螺丝连接有固定耳(25),两个所述固定耳(25)通过拉簧(26)固定连接。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广杨飞刘磊任建锋周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