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11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包括呈圆柱状的可渗透反应墙,可渗透反应墙的中心处开设有呈圆柱状的进水孔,进水孔的顶部连接有套管,可渗透反应墙的外部套设置有集水筒,可渗透反应墙的底部通过支撑架连接于集水筒的底部,进水孔的顶部安装有漏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呈圆柱状的可渗透反应墙,并在可渗透反应墙的中心开设进水孔,通过可渗透反应墙可以对矿山酸性废水进行处理,且处理效率高,可以提高矿山酸性废水的净化效率,通过设置的漏斗可以将矿山酸性废水收集,并排入至进水孔内,使用方便,净化后的废水通过集水筒进行盛装,便于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金属矿山等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矿井和矿坑,矿山运营期间会矿井进行定期排水,但是矿山关停后一段时间,会出现矿井黄色废水外溢现象,此类废水为矿山含铁酸性废水。矿山含铁酸性废水具有pH较低,铁含量高的特点。现如今的矿山含铁酸性废水会造成矿山下游地表水体污染,水体和河床酸化、变黄,危害水生生物,破坏了流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影响整个流域生态环境和景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如今矿山含铁酸性废水影响整个流域生态环境和景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包括呈圆柱状的可渗透反应墙,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的中心处开设有呈圆柱状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顶部连接有套管,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的外部套设置有集水筒,所述可渗透反应墙与集水筒之间留有蓄水槽,所述可渗透反应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状的可渗透反应墙(1),所述可渗透反应墙(1)的中心处开设有呈圆柱状的进水孔(11),所述进水孔(11)的顶部连接有套管(14),所述可渗透反应墙(1)的外部套设置有集水筒(5),所述可渗透反应墙(1)与集水筒(5)之间留有蓄水槽,所述可渗透反应墙(1)的底部通过支撑架(3)连接于集水筒(5)的底部,所述进水孔(11)的顶部安装有漏斗(6),所述漏斗(6)的出水端与套管(14)插接配合,所述集水筒(5)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支撑环(7),所述漏斗(6)的顶部边缘设置有漏斗固定环(8),所述集水筒(5)的底部外壁上连接有排水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状的可渗透反应墙(1),所述可渗透反应墙(1)的中心处开设有呈圆柱状的进水孔(11),所述进水孔(11)的顶部连接有套管(14),所述可渗透反应墙(1)的外部套设置有集水筒(5),所述可渗透反应墙(1)与集水筒(5)之间留有蓄水槽,所述可渗透反应墙(1)的底部通过支撑架(3)连接于集水筒(5)的底部,所述进水孔(11)的顶部安装有漏斗(6),所述漏斗(6)的出水端与套管(14)插接配合,所述集水筒(5)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支撑环(7),所述漏斗(6)的顶部边缘设置有漏斗固定环(8),所述集水筒(5)的底部外壁上连接有排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的宽度为1-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酸性废水可渗透反应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模李银光囊恩昌吴巍和满堂孔荣美字雪梅李娟姚世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易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