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洪刚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06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属于轨道客车制造领域。该装置中包括框架、吊装杆和压头,框架的挡板的上端面连接有第一固定架,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挡板,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挡板;吊装孔开设在受力杆的一端,第二调节孔开设在受力杆的另一端,第一调节孔开设在受力杆的中间段,第一销钉穿过第一固定架上的定位孔可滑动地连接至受力杆的第一调节孔,第二销钉穿过压块的定位孔可滑动地连接至受力杆的第二调节孔。工件位于挡板与挡杆之间,吊装孔与吊机连接,吊机给吊装孔一个向上的拉力,压头给工件的较轻侧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吊装趋于平衡,更容易调节,且可反复使用,节省时间与材料损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
本技术涉及轨道客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
技术介绍
在轨道客车铝合金车体吸能减震箱组焊过程中,吸能减震箱重量较重且结构复杂(如图1所示),结构一侧粗短且较重,一侧细长且较轻,重心不易寻找,平衡吊装难度较大,传统方式为:以吸能箱中间为吊装点,利用厚度为10mm、宽度10mm.长度300mm的铝合金金属条制作成U形金属扣,将U形扣焊接点固在吸能减震箱的中心位置,进行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出现较重一侧倾斜,此时需要操作人员扶持保证平衡度,操作者在扶持时,U形扣母材易断裂,或U形扣焊点脱开,造成安全隐患,在成功吊装后,需要破坏性的拆除U型扣,造成了材料浪费,生产过程成本的增加,产生无用的操作使生产效率降低。因此需要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的吊装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不易于吊装的问题。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包括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吊装杆(2),其中:/n所述框架(1)包括第一挡板(11)、连接杆(12)和第二挡板(13),两个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板(13),两个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11);/n所述吊装杆(2)的中部可转动地至所述第一挡板(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吊装杆(2),其中:
所述框架(1)包括第一挡板(11)、连接杆(12)和第二挡板(13),两个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板(13),两个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11);
所述吊装杆(2)的中部可转动地至所述第一挡板(1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头(3),所述压头(3)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吊装杆(2)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销钉(6),所述第一挡板(11)设置有第一固定架(111),所述第一固定架(111)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吊装杆(2)中部开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22),所述第一销钉(6)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一调节孔(22),将所述吊装杆(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111)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洪刚白泉何海洋张云亮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聂洪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