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04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包括基体、滚轮、升降机构、密封圈和板体,所述基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且相邻滚轮之间的基体底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基体的两外侧壁上皆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凹槽、拉板、通槽、拉槽、限位滑块、限位滑槽以及内置板,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置板,且内置板的表面套接有拉板,所述内置板的内部设置有拉槽,所述拉伸机构下方的基体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该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使用时的防护功能,避免了该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使用时出现移动的现象,而且实现了该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便于收放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
本技术涉及棉纱纺
,具体为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棉纱纺技术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其在使用时需要用到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在使用时由于其防护措施低下,使得其在使用时其表面易出现损伤的现象;(2)传统的此类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在使用时由于其在使用时会出现移动的现象,使得其在使用时实用性低下;(3)传统的此类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在使用时由于其把手不便收放,使得其在使用时的便捷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防护措施低下、使用时会出现移动的现象以及把手不便收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包括基体、滚轮、升降机构、密封圈和板体,所述基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且相邻滚轮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包括基体(1)、滚轮(2)、升降机构(3)、密封圈(6)和板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2),且相邻滚轮(2)之间的基体(1)底端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基体(1)的两外侧壁上皆设置有拉伸机构(5),所述拉伸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凹槽(501)、拉板(502)、通槽(503)、拉槽(504)、限位滑块(505)、限位滑槽(506)以及内置板(507),所述凹槽(5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置板(507),且内置板(507)的表面套接有拉板(502),所述内置板(507)的内部设置有拉槽(504),且拉槽(504)与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包括基体(1)、滚轮(2)、升降机构(3)、密封圈(6)和板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2),且相邻滚轮(2)之间的基体(1)底端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基体(1)的两外侧壁上皆设置有拉伸机构(5),所述拉伸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凹槽(501)、拉板(502)、通槽(503)、拉槽(504)、限位滑块(505)、限位滑槽(506)以及内置板(507),所述凹槽(5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置板(507),且内置板(507)的表面套接有拉板(502),所述内置板(507)的内部设置有拉槽(504),且拉槽(504)与内置板(507)相互配合,所述拉板(502)的表面设置有通槽(503),所述拉伸机构(5)下方的基体(1)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4),所述基体(1)的上方设置有板体(8),所述板体(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6),且密封圈(6)与基体(1)相互配合,所述板体(8)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纺织车间用棉条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防滑底垫(301)、内槽(302)、铰接杆(303)以及气缸(304),所述防滑底垫(301)的内部皆设置有铰接杆(303),且相邻铰接杆(303)之间皆设置有内槽(302),所述防滑底垫(301)的顶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浩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