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99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后侧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杆、支撑杆、调节槽、固定装置和拉动装置的配合使用,下拉机体带动调节杆在调节槽内移动到适当位置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后,松开拉杆,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带动活动块回到原处,活动块带动卡块穿过通孔和穿孔并延伸至卡槽内,完成了对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普通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由于无法调节高度,无法同小型硅钡合金加工设备进行投放的问题,该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具备调节高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
本技术属于输送带
,尤其涉及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
技术介绍
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输送带主要是用于货品的运输,将货物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这个是它的主要作用,输送带广泛运用于矿石运输、工厂流水线等,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普通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由于无法调节高度,无法同小型硅钡合金加工设备进行投放,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具备调节高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普通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由于无法调节高度,无法同小型硅钡合金加工设备进行投放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后侧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腔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杆靠近调节槽内壁的一侧与调节槽的内壁接触,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后侧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所述调节杆(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内腔开设有调节槽(4),所述调节杆(2)靠近调节槽(4)内壁的一侧与调节槽(4)的内壁接触,两个支撑杆(3)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拉动装置(7),所述调节杆(2)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通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后侧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所述调节杆(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内腔开设有调节槽(4),所述调节杆(2)靠近调节槽(4)内壁的一侧与调节槽(4)的内壁接触,两个支撑杆(3)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拉动装置(7),所述调节杆(2)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通孔(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收纳槽(601),所述收纳槽(60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602),所述活动块(602)远离通孔(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03),所述活动块(602)靠近通孔(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04),所述收纳槽(601)靠近卡块(604)的一侧开设有穿孔(6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钡合金加工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装置(7)包括移动孔(701),所述移动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恒翼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