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79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包括纤维主体、上层抗紫外线层、上层阻燃层、竹纤维层和涤纶改性短纤维层,纤维主体包括上层抗紫外线层、上层阻燃层、远红外层、下层阻燃层和下层抗紫外线层,远红外层与上层抗紫外线层之间编织有上层阻燃层,远红外层与下层抗紫外线层之间编织有下层阻燃层,上层抗紫外线层包括第一抗静电层、竹纤维层、涤纶改性短纤维层和第二抗静电层,涤纶改性短纤维层的底部编织有第二抗静电层,涤纶改性短纤维层的顶部编织有竹纤维层,竹纤维层的顶部编织有第一抗静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远红外层和竹纤维层,解决了涤纶改性短纤维抗紫外线能力差和涤纶改性短纤维抗菌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
本技术涉及纺丝
,具体为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
技术介绍
改性短纤维复合材料,俗称为短玻纤,外观为纯白色、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是一种新型功能性增强、增韧复合材料。因其多种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纺丝领域,如涤纶改性短纤维,现有的涤纶改性短纤维虽然具有优良的特性,但是随着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地球所受的紫外线越来越严重,现有的涤纶改性短纤维以无法满足抗紫外线效果,同时现有的涤纶改性短纤维抗菌效果差,极大的影响了涤纶改性短纤维的实用性,故需对现有涤纶改性短纤维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包括纤维主体、上层抗紫外线层、上层阻燃层、竹纤维层和涤纶改性短纤维层,所述纤维主体包括上层抗紫外线层、上层阻燃层、远红外层、下层阻燃层和下层抗紫外线层,所述远红外层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包括纤维主体(1)、上层抗紫外线层(2)、上层阻燃层(3)、竹纤维层(8)和涤纶改性短纤维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主体(1)包括上层抗紫外线层(2)、上层阻燃层(3)、远红外层(4)、下层阻燃层(5)和下层抗紫外线层(6),所述远红外层(4)与上层抗紫外线层(2)之间编织有上层阻燃层(3),所述远红外层(4)与下层抗紫外线层(6)之间编织有下层阻燃层(5),所述上层抗紫外线层(2)包括第一抗静电层(7)、竹纤维层(8)、涤纶改性短纤维层(9)和第二抗静电层(10),所述涤纶改性短纤维层(9)的底部编织有第二抗静电层(10),所述涤纶改性短纤维层(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包括纤维主体(1)、上层抗紫外线层(2)、上层阻燃层(3)、竹纤维层(8)和涤纶改性短纤维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主体(1)包括上层抗紫外线层(2)、上层阻燃层(3)、远红外层(4)、下层阻燃层(5)和下层抗紫外线层(6),所述远红外层(4)与上层抗紫外线层(2)之间编织有上层阻燃层(3),所述远红外层(4)与下层抗紫外线层(6)之间编织有下层阻燃层(5),所述上层抗紫外线层(2)包括第一抗静电层(7)、竹纤维层(8)、涤纶改性短纤维层(9)和第二抗静电层(10),所述涤纶改性短纤维层(9)的底部编织有第二抗静电层(10),所述涤纶改性短纤维层(9)的顶部编织有竹纤维层(8),所述竹纤维层(8)的顶部编织有第一抗静电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旻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