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涂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79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涂层结构,涉及涂层领域,包括基层,所述基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二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有耐高温氟树脂涂层,所述耐高温氟树脂涂层表面设有耐高温油墨层,所述耐高温油墨层表面设有透明面漆层,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上设置有导热件。设置耐高温氟树脂涂层和防火层提高耐高温和防火能力,在耐高温氟树脂涂层上设置耐高温油墨层,提高涂层的耐高温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的涂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涂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涂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环氧地坪由于其表面无缝铺装工艺,美观亮丽、色彩多样,绝无灰尘,易于清洁保养优异的耐磨性,可抵抗轻度的化学物品的腐蚀,经济实用型,施工快捷,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厂、医院、学校、机场等领域。目前市场上的环氧地坪耐高温和防火功能较为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的涂层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二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有耐高温氟树脂涂层,所述耐高温氟树脂涂层表面设有耐高温油墨层,所述耐高温油墨层表面设有透明面漆层。第二环氧树脂涂层的外表面喷涂形成有耐高温氟树脂涂层,保护第二环氧树脂涂层,在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置有防火层,保护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包括相互粘接的石棉纤维层和耐火板层,所述石棉纤维层与耐火板层连接,所述石棉纤维层与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连接。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表面附着了石棉纤维层,提升了保温效果,石棉纤维层表面覆有耐火板层,增加了阻燃和防火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耐火板层表面为锯齿状或波浪形。耐火板层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凹凸不平,提高耐火板层与石棉纤维层和第二环氧树脂涂层的结合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上固定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基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设有供连接件贯穿的通孔。将连接件下端打入基层中,通过设置连接件保证基层与防火层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呈T形的钢条。通过在防火层上嵌设钢条,可在增加防火层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导热件包括吸热填充层和铜管,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上设有贯通环氧树脂层的铜管,铜管内填充有吸热填充层。在第二环氧树脂涂层上水平排布铜管,铜管用于供导热介质流通,提高散热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耐高温氟树脂涂层和防火层提高耐高温和防火能力,在耐高温氟树脂涂层上设置耐高温油墨层,提高涂层的耐高温能力。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基层1、第一环氧树脂涂层2、石棉纤维层3、耐火板层4、第二环氧树脂涂层5、耐高温氟树脂涂层6、光学变色油墨层7、透明面漆层8、连接件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用语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高温的涂层结构,包括基层1,基层1包括混凝土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基层1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涂层2,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涂层2表面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二环氧树脂涂层5,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5表面设有耐高温氟树脂涂层6,所述耐高温氟树脂涂层6表面设有耐高温油墨层,所述耐高温油墨层表面设有透明面漆层8。第二环氧树脂涂层5的外表面喷涂形成有耐高温氟树脂涂层6,保护第二环氧树脂涂层5,在第一环氧树脂涂层2表面设置有防火层,保护第一环氧树脂涂层2。所述防火层包括相互粘接的石棉纤维层3和耐火板层4,所述石棉纤维层3与耐火板层4连接,所述石棉纤维层3与第一环氧树脂涂层2连接。第一环氧树脂涂层2表面附着了石棉纤维层3,提升了保温效果,石棉纤维层3表面覆有耐火板层4,增加了阻燃和防火效果。所述耐火板层4表面为锯齿状或波浪形。耐火板层4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凹凸不平,提高耐火板层4与石棉纤维层3和第二环氧树脂涂层5的结合效果。所述防火层上固定设置有连接件9,所述连接件9一端与基层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涂层2设有供连接件9贯穿的通孔。将连接件9下端打入基层1中,通过设置连接件9保证基层1与防火层的连接。所述连接件9为呈T形的钢条。通过在防火层上嵌设钢条,可在增加防火层的稳定性。所述导热件包括吸热填充层和铜管,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上设有贯通环氧树脂层的铜管,铜管内填充有吸热填充层。在第二环氧树脂涂层上水平排布铜管,铜管用于供导热介质流通,提高散热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所述基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二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有耐高温氟树脂涂层,所述耐高温氟树脂涂层表面设有耐高温油墨层,所述耐高温油墨层表面设有透明面漆层,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上设置有导热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所述基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表面喷涂设置有第二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表面设有耐高温氟树脂涂层,所述耐高温氟树脂涂层表面设有耐高温油墨层,所述耐高温油墨层表面设有透明面漆层,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涂层上设置有导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高温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包括石棉纤维层和耐火板层,所述石棉纤维层与耐火板层连接,所述石棉纤维层与第一环氧树脂涂层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柏林惠州科技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