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鑫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77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其结构包括壳体、缓冲垫、盖板、固定栓、弧形槽、角度调节装置、刀头、粘垫和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内侧设置角度调节装置,将内壳与壳体嵌合,且壳体右侧与盖板贴合经固定栓旋固,接着转动旋杆,旋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上下滑动,齿条上下滑动过程中顶定位板保证齿条的垂直滑动,经限位框限制齿条滑动范围,接着齿条上下滑动带动半齿轮上下摆动,且半齿轮与支板固定同步摆动,筒体沿着弧形槽山下偏转,便于调接刀头角度,且内壳内径隔板支撑提高内壳的韧性,达到便捷调节刀头角度,提高刀头实用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
本技术涉及建筑3D打印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
技术介绍
随着3D打印技术日益完善,不仅可以打印小件物品,而且这项技术甚至可以彻底颠覆传统的建筑行业,且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运行过程中往往需要配备专用的加工刀头。现有的加工刀头使用时,将刀头经后侧螺纹头与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旋固,经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带动刀头进行高速转动便于对材料加工,现有的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刀头与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采用固定安装,不便调节刀头角度,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解决现有的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刀头与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采用固定安装,不便调节刀头角度,实用性差的问题,达到便捷调节刀头角度,提高刀头实用性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包括壳体,盖板,用于对壳体1内部零部件进行防护;角度调节装置,用于对刀头进行角度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呈弧形状。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端通过粘垫与缓冲垫嵌入配合,所述壳体右侧通过固定栓与盖板螺栓固定,所述壳体中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右侧与刀头螺纹啮合,所述缓冲垫顶端嵌入有连接头。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内壳、旋杆、齿轮、齿条、定位板、限位框、半齿轮、固定装置和隔板,所述内壳前端中部贯穿有旋杆,所述旋杆后侧与齿轮转动配合,所述齿轮右侧与齿条相互咬合,所述齿条上下两侧贯穿有定位板,所述齿条上下两端外侧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齿条右侧与半齿轮转动配合,所述半齿轮右侧与固定装置螺栓固定,所述齿轮左侧设置有隔板,所述内壳外径与壳体内径焊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筒体、安装槽和支板,所述筒体右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筒体左侧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左侧与半齿轮螺栓固定,所述筒体右侧通过安装槽与刀头旋固。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设置有2个,且定位板左侧设置有悬挂架。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框呈竖直状分布在齿条上下两端,且限位框内径与齿条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半齿轮呈扇形状,且半齿轮与齿条配合转动角度为0至45度。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侧设置有内螺纹,且安装槽内螺纹与刀头左侧相互啮合。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分布在盖板中部,且弧形槽宽度与筒体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旋杆后侧设置固定转盘,且齿条后侧设置有限位轨。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为丁腈橡胶材质,韧性高,并且塑性强。进一步的,所述支板为45号钢材质,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刀头与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采用固定安装,不便调节刀头角度,实用性差的问题,通过在壳体内侧设置角度调节装置,将内壳与壳体嵌合,且壳体右侧与盖板贴合经固定栓旋固,接着转动旋杆,旋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上下滑动,齿条上下滑动过程中顶定位板保证齿条的垂直滑动,经限位框限制齿条滑动范围,接着齿条上下滑动带动半齿轮上下摆动,且半齿轮与支板固定同步摆动,筒体沿着弧形槽山下偏转,便于调接刀头角度,且内壳内径隔板支撑提高内壳的韧性,达到便捷调节刀头角度,提高刀头实用性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垫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角度调节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缓冲垫-2、盖板-3、固定栓-4、弧形槽-5、角度调节装置-6、刀头-7、粘垫-8、连接头-9、内壳-61、旋杆-62、齿轮-63、齿条-64、定位板-65、限位框-66、半齿轮-67、固定装置-68、隔板-69、筒体-681、安装槽-682、支板-683、固定转盘-621、限位轨-6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包括壳体1,盖板3,用于对壳体1内部零部件进行防护;角度调节装置6,用于对刀头7进行角度调节;其中,所述盖板3呈弧形状。其中,所述壳体1顶端通过粘垫8与缓冲垫2嵌入配合,所述壳体1右侧通过固定栓4与盖板3螺栓固定,所述壳体1中部开设有弧形槽5,所述壳体1内侧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6,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右侧与刀头7螺纹啮合,所述缓冲垫2顶端嵌入有连接头9。其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包括内壳61、旋杆62、齿轮63、齿条64、定位板65、限位框66、半齿轮67、固定装置68和隔板69,所述内壳61前端中部贯穿有旋杆62,所述旋杆62后侧与齿轮63转动配合,所述齿轮63右侧与齿条64相互咬合,所述齿条64上下两侧贯穿有定位板65,所述齿条64上下两端外侧设置有限位框66,所述齿条64右侧与半齿轮67转动配合,所述半齿轮67右侧与固定装置68螺栓固定,所述齿轮63左侧设置有隔板69,所述内壳61外径与壳体1内径焊接,所述固定装置68包括筒体681、安装槽682和支板683,所述筒体681右侧开设有安装槽682,所述筒体681左侧焊接有支板683,所述支板683左侧与半齿轮67螺栓固定,所述筒体681右侧通过安装槽682与刀头7旋固。其中,所述定位板65设置有2个,且定位板65左侧设置有悬挂架,有利于限制齿条64竖直上下滑动。其中,所述限位框66呈竖直状分布在齿条64上下两端,且限位框66内径与齿条64相吻合,有利于限制齿条64竖直滑动范围。其中,所述半齿轮67呈扇形状,且半齿轮67与齿条64配合转动角度为0至45度,有利于调节刀头2角度。其中,所述安装槽682内侧设置有内螺纹,且安装槽682内螺纹与刀头7左侧相互啮合,有利于刀头2的快速拆装。其中,所述弧形槽5分布在盖板3中部,且弧形槽5宽度与筒体681相吻合,有利于筒体681的正常转动。其中,所述旋杆62后侧设置固定转盘621,且齿条64后侧设置有限位轨641,有利于防止旋杆62和齿条64脱落。其中,所述缓冲垫2为丁腈橡胶材质,韧性高,并且塑性强。其中,所述支板683为45号钢材质,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根据上表得知,本案中支板683采用45号钢材质,可使其强度、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盖板(3),用于对壳体(1)内部零部件进行防护;/n角度调节装置(6),用于对刀头(7)进行角度调节;/n其中,所述盖板(3)呈弧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3),用于对壳体(1)内部零部件进行防护;
角度调节装置(6),用于对刀头(7)进行角度调节;
其中,所述盖板(3)呈弧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端通过粘垫(8)与缓冲垫(2)嵌入配合,所述壳体(1)右侧通过固定栓(4)与盖板(3)螺栓固定,所述壳体(1)中部开设有弧形槽(5),所述壳体(1)内侧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6),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右侧与刀头(7)螺纹啮合,所述缓冲垫(2)顶端嵌入有连接头(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加工装置专用的加工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包括内壳(61)、旋杆(62)、齿轮(63)、齿条(64)、定位板(65)、限位框(66)、半齿轮(67)、固定装置(68)和隔板(69),所述内壳(61)前端中部贯穿有旋杆(62),所述旋杆(62)后侧与齿轮(63)转动配合,所述齿轮(63)右侧与齿条(64)相互咬合,所述齿条(64)上下两侧贯穿有定位板(65),所述齿条(64)上下两端外侧设置有限位框(66),所述齿条(64)右侧与半齿轮(67)转动配合,所述半齿轮(67)右侧与固定装置(68)螺栓固定,所述齿轮(63)左侧设置有隔板(69),所述内壳(61)外径与壳体(1)内径焊接,所述固定装置(68)包括筒体(681)、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邱鑫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