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63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属于光学镜片生产技术领域,所述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转把A使得转杆B以及转杆A随之转动,将光学镜片反转一百八十度,重新螺母固定,进行双面打磨,整体采用自动化打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工作效率高,打磨完成后,通过松卸螺栓B上螺母,对转杆C进行一百八十度转动,再重新紧固螺母,使清洗部件朝向光学镜片,在打磨镜面上添加清洗剂,与此同时微型电机B接通外部电源开始工作,然后微型电机B通过驱动轴B带动清洗辊以及清洗海绵对镜片进行转动清洗,研磨与清洗一体化,更加便捷实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镜片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最初用于制造镜头的玻璃,就是普通窗户玻璃或酒瓶上的疙瘩,形状类似“冠”,皇冠玻璃或冕牌玻璃的名称由此而来。那时候的玻璃极不均匀,多泡沫。除了冕牌玻璃外还有另一种含铅量较多的燧石玻璃。1790年左右法国人皮而·路易·均纳德发现搅拌玻璃酱可以制造质地均匀的玻璃。1884年蔡司公司的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在德国耶拿市创建肖特玻璃厂,在几年内研制了几十种光学玻璃,其中以高折射率的钡质冕牌玻璃的专利技术为肖特玻璃厂的重要成就之一。目前,在光学镜片双面打磨技术上存在一定不足:1、人工打磨不便于操作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2、研磨后需要对镜面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转动转把A使得转杆B以及转杆A随之转动,将光学镜片反转一百八十度,重新螺母固定,进行双面打磨,整体采用自动化打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工作效率高,打磨完成后,通过松卸螺栓B上螺母,对转杆C进行一百八十度转动,再重新紧固螺母,使清洗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杆A(2)、支杆B(3)、支杆C(10)以及支杆D(11),所述支杆A(2)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杆A(4),所述支杆B(3)左侧转动连接有转杆B(7),所述支杆C(10)上转动连接有转杆C(19),所述转杆C(19)下端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A(18),所述微型电机A(18)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A(14)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轴A(14)末端转动连接有打磨凸盘(15),所述转杆C(19)上端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B(16),所述微型电机B(16)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B(17)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轴B(17)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杆A(2)、支杆B(3)、支杆C(10)以及支杆D(11),所述支杆A(2)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杆A(4),所述支杆B(3)左侧转动连接有转杆B(7),所述支杆C(10)上转动连接有转杆C(19),所述转杆C(19)下端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A(18),所述微型电机A(18)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A(14)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轴A(14)末端转动连接有打磨凸盘(15),所述转杆C(19)上端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B(16),所述微型电机B(16)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B(17)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轴B(17)末端转动连接有清洗辊(20),所述清洗辊(20)外侧壁套接有清洗海绵(21),所述转杆C(19)末端与支杆D(11)之间进行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双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A(4)以及转杆B(7)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市豪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