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52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折弯上模和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位于上端的固定端和位于下端的折弯端,所述固定端包括一向上延伸的固定部,所述折弯端所述折弯端包括从所述折弯端的下端面处向下延伸的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所述折弯下模的上端设有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的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成型槽,所述第一压合部和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成型槽配合,使板材折弯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效率高,节约时间,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折弯模具
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折弯模具。
技术介绍
折弯机属于锻压机械中的一种,主要作用于金属加工行业,其产品广泛适用于:轻工、航空、船舶、冶金、仪表、电器、不锈钢制品、钢结构建筑及装潢行业。目前,折弯机是对板料,特别是大型板料进行钣金加工的首选机械,其作用是将钢板根据工艺需要压制成各种形状的零件,通过选配各种不同的模具,可以对板料进行弯边、拉伸、压圆、冲孔等等。现有的折弯机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来实现对板材不同程度的折弯;例如,电梯的轿厢,轿壁,轿顶等需使用板材,且需对板材进行不同程度的折弯,而折弯成型模具具是折弯机用来成型加工板料的工具,其与折弯机配合使用折弯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用以在折弯机压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现有的板材折弯模具不易实现将1.5mm厚的板材折弯后形成5.5mm的距离差,而且需要四刀才能完成此道工序,这样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生产效率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且能够一次成型的板材折弯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且能够一次成型的板材折弯模具。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折弯机和板材折弯模具,所述板材折弯模具安装在折弯机上,所述折弯机包括安装架和工作台,所述安装架设于工作台上方;所述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折弯上模和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与安装架下端部连接,所述工作台朝向安装架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与折弯下模对应设置;所述折弯上模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位于上端的固定端和位于下端的折弯端,所述固定端包括一向上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折弯上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折弯上模的两端边缘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以使所述折弯上模固定安装于所述折弯机上;所述折弯端包括从所述折弯端的下端面处向下延伸的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所述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折弯端的两端;所述第一压合部包括第一压合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压合面,所述第一压合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压合面三者依次连接形成“Z”型压合结构;所述第二压合部包括第三压合面、第二连接面和第四压合面,所述第三压合面、第二连接面和第四压合面三者依次连接形成与所述第一压合部对称的“Z”型压合结构;所述折弯下模的上端设有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折弯下模的两端边缘处;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且贯穿所述折弯下模;所述成型槽为梯形凹槽,所述成型槽与所述第一成型台连接的一侧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压合部和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成型槽配合,使板材折弯成型。优选地,所述折弯上模的高度为167mm,长度为130mm,宽度为52mm;所述折弯下模的宽度为100mm,长度为130mm。优选地,所述固定端的厚度小于所述折弯端的厚度且所述固定端的长度等于所述折弯端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固定端的下端面与所述折弯端的上端面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合部与所述第二压合部之间形成一个U型的开口;所述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的水平距离为92mm;所述第一压合面和第三压合面的长度均为21.5mm,宽度均为19mm;所述第二压合面和第四压合面的长度均为30.5mm,宽度均为19mm。优选地,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成型台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成型台与所述第二成型台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台面低于所述第二成型台的台面。优选地,所述成型槽的底面的长度为130mm,宽度为31mm,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的长度均为130mm,宽度均为34mm。优选地,所述成型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台面的垂直距离为4mm,水平距离为1mm;所述成型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成型台的台面的垂直距离为16mm。优选地,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台面与所述折弯下模的下端面的垂直距离为83mm,所述第二成型台的台面与所述折弯下模的下端面的垂直距离为95mm。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折弯上模和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位于上端的固定端和位于下端的折弯端,所述固定端包括一向上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折弯机连接,以使所述折弯上模固定安装于所述折弯机上;所述折弯端包括从所述折弯端的下端面处向下延伸的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所述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对待折弯板材进行下压,使待折弯板材受压折弯;所述折弯下模的上端设有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的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设置便于所述折弯上模对待折弯板材进行折弯时,为待折弯板材提供一个受让空间,使待折弯板材被向下折弯成型。本技术的能够使待折弯板材一次折弯成型,大大提高了成型效率,节约了工时。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弯上模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弯下模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部被折弯后的锌板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所对应的技术特征为:1-折弯上模,11-固定端,111-固定部,12-折弯端,121-第一压合部,1211-第一压合面,1212-第一连接面,1213-第二压合面,122-第二压合部,1221-第三压合面,1222-第二连接面,1223-第四压合面,2-折弯下模,21-第一成型台,22-成型槽,221-斜面,23-第二成型台,3-锌板加强筋,31-锌板加强筋上端面,32-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折弯机(附图中未有画出)和板材折弯模具,所述板材折弯模具安装在折弯机上,所述折弯机包括安装架(附图中未有画出)和工作台(附图中未有画出),所述安装架设于工作台上方;所述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折弯上模1和折弯下模2;所述折弯上模1与安装架下端部连接,所述工作台朝向安装架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折弯下模2,所述折弯上模与折弯下模对应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折弯上模1的高度为167mm,长度为130mm,宽度为52mm;所述折弯上模1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位于上端的固定端11和位于下端的折弯端12,所述固定端11的厚度小于所述折弯端12的厚度且所述固定端11的长度等于所述折弯端12的长度;所述固定端11的下端面与所述折弯端12的上端面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折弯机和板材折弯模具,所述板材折弯模具安装在折弯机上,所述折弯机包括安装架和工作台,所述安装架设于工作台上方;所述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折弯上模和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与安装架下端部连接,所述工作台朝向安装架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与折弯下模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折弯上模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位于上端的固定端和位于下端的折弯端,所述固定端包括一向上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折弯上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折弯上模的两端边缘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以使所述折弯上模固定安装于所述折弯机上;所述折弯端包括从所述折弯端的下端面处向下延伸的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所述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折弯端的两端;所述第一压合部包括第一压合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压合面,所述第一压合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压合面三者依次连接形成“Z”型压合结构;所述第二压合部包括第三压合面、第二连接面和第四压合面,所述第三压合面、第二连接面和第四压合面三者依次连接形成与所述第一压合部对称的“Z”型压合结构;/n所述折弯下模的上端设有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折弯下模的两端边缘处;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且贯穿所述折弯下模;所述成型槽为梯形凹槽,所述成型槽与所述第一成型台连接的一侧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压合部和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成型槽配合,使板材折弯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折弯机和板材折弯模具,所述板材折弯模具安装在折弯机上,所述折弯机包括安装架和工作台,所述安装架设于工作台上方;所述板材折弯模具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折弯上模和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与安装架下端部连接,所述工作台朝向安装架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与折弯下模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上模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位于上端的固定端和位于下端的折弯端,所述固定端包括一向上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折弯上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折弯上模的两端边缘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以使所述折弯上模固定安装于所述折弯机上;所述折弯端包括从所述折弯端的下端面处向下延伸的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所述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折弯端的两端;所述第一压合部包括第一压合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压合面,所述第一压合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压合面三者依次连接形成“Z”型压合结构;所述第二压合部包括第三压合面、第二连接面和第四压合面,所述第三压合面、第二连接面和第四压合面三者依次连接形成与所述第一压合部对称的“Z”型压合结构;
所述折弯下模的上端设有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折弯下模的两端边缘处;所述第一成型台和第二成型台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且贯穿所述折弯下模;所述成型槽为梯形凹槽,所述成型槽与所述第一成型台连接的一侧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压合部和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成型槽配合,使板材折弯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上模的高度为167mm,长度为13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鼎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