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49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隔板一侧为第一放置腔且隔板另一侧为第二放置腔,所述滚筒外径处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叶,所述顶盖顶部中间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滴管且第一滴管底端贯穿顶盖向第一放置腔内延伸,所述顶盖顶部中间位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滴管且第二滴管底端贯穿顶盖向第二放置腔内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内分别放置有相同的污染土壤和不同的化学修复药剂,可以直观的得到不同化学修复药剂的修复效果,对比效果也更明显,而且污染土壤在掉落过程中会被搅拌叶打散,并分别与两种不同的化学修复药剂相混合,混合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到植物再到人体,或通过土壤到水再到人体这样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自身,受到污染的土壤亟需进行修复,土壤修复就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目前对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都需要先进行试验,确认具体的、完善的修复方案,但是传统的试验方式仅仅是通过在污染土壤中滴入化学修复药剂来进行,缺乏直观的对比效果,而且直接将化学修复药剂滴入污染土壤中,药剂与土壤的混合效果较差,修复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一侧为第一放置腔(4)且隔板(3)另一侧为第二放置腔(5),所述第一放置腔(4)内设置有第一转轴(11)且第一转轴(11)贯穿壳体(1)后端侧壁,所述第二放置腔(5)内设置有第二转轴(12)且第二转轴(12)贯穿壳体(1)后端侧壁,所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前端在壳体(1)内的外径处均固定连接有滚筒(13),所述滚筒(13)外径处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叶(14),所述壳体(1)外第一转轴(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21),所述壳体(1)外第二转轴(12)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一侧为第一放置腔(4)且隔板(3)另一侧为第二放置腔(5),所述第一放置腔(4)内设置有第一转轴(11)且第一转轴(11)贯穿壳体(1)后端侧壁,所述第二放置腔(5)内设置有第二转轴(12)且第二转轴(12)贯穿壳体(1)后端侧壁,所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前端在壳体(1)内的外径处均固定连接有滚筒(13),所述滚筒(13)外径处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叶(14),所述壳体(1)外第一转轴(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21),所述壳体(1)外第二转轴(12)的后端从内到外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从动轮(23)和第二从动轮(22),所述壳体(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内设置有传动轴(18)且传动轴(18)一端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传送轮(19),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顶部中间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滴管(7)且第一滴管(7)底端贯穿顶盖(2)向第一放置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科学黄武张金海聂晓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图规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