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43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属于喷泉领域,包括控制柜、主体喷头、自动排水罐和第一排水泵,主体喷头、自动排水罐和第一排水泵均与控制柜信号连接,主体喷头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主出口、排气口、溢水口和进水口,自动排水罐上设置有排水罐排气口、排水罐排水口、排水罐排水收集口,第一排水泵的出水口与进水口连接,溢水口与排水罐排水收集口连接,排气口与排水罐排气口连接,排水罐排水口通向水池,自动排水罐包括罐体、液位检测系统和第二排水泵,第二排水泵的出水口与自动排水罐排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被溢水和积水淹没,即使有外界的水进入,跳泉仍能够保持正常状态喷射,能够适应多种安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
本技术属于喷泉领域,涉及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
技术介绍
玻光跳泉,是在玻光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一种观赏性喷泉,利用高压水和灯光以及切水装置形成交错断续的玻光跳圈,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现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玻光跳泉设备,如果安装在水下,跳泉设备的壳体内容易产生溢水和积水,造成玻光跳泉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跳泉设备的安装对水位有严格限制。而目前的跳泉设备为了保证跳泉的正常工作,安装时跳泉设备的大部分都高于水面,这样十分影响美观。如果是旱喷安装,也要将出水口高于地面安装,避免地面的水流流向跳泉设备的壳体内造成溢水和积水,此种安装方式影响行人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玻光跳泉设备容易产生积水和溢水造成安装环境局限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包括控制柜、主体喷头、自动排水罐和第一排水泵,所述主体喷头、自动排水罐和第一排水泵均与控制柜信号连接,所述主体喷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跳泉主出口、跳泉排气口、跳泉溢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1)、主体喷头(2)、自动排水罐(3)和第一排水泵(4),所述主体喷头(2)、自动排水罐(3)和第一排水泵(4)均与控制柜(1)信号连接,所述主体喷头(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跳泉主出口(201)、跳泉排气口(202)、跳泉溢水口(203)和跳泉进水口(204),所述自动排水罐(3)上设置有自动排水罐排气口(301)、自动排水罐排水口(302)、自动排水罐排水收集口(303),第一排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5)与跳泉进水口(204)连接,跳泉溢水口(203)通过第二连接管(6)与自动排水罐排水收集口(303)连接,跳泉排气口(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1)、主体喷头(2)、自动排水罐(3)和第一排水泵(4),所述主体喷头(2)、自动排水罐(3)和第一排水泵(4)均与控制柜(1)信号连接,所述主体喷头(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跳泉主出口(201)、跳泉排气口(202)、跳泉溢水口(203)和跳泉进水口(204),所述自动排水罐(3)上设置有自动排水罐排气口(301)、自动排水罐排水口(302)、自动排水罐排水收集口(303),第一排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5)与跳泉进水口(204)连接,跳泉溢水口(203)通过第二连接管(6)与自动排水罐排水收集口(303)连接,跳泉排气口(202)通过第三连接管(7)与自动排水罐排气口(301)连接,所述自动排水罐排水口(302)通过第四连接管(8)通向水池,所述第四连接管(8)上连接有止回阀(801);
所述自动排水罐(3)包括罐体(304)、液位检测系统和设置在罐体(304)内部的第二排水泵(305),所述液位检测系统和第二排水泵(305)均与控制柜(1)信号连接,所述罐体(304)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自动排水罐排气口(301)、自动排水罐排水口(302)、自动排水罐排水收集口(303),所述第二排水泵(305)的出水口与自动排水罐排水口(30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玻光跳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罐体(304)中的金属浮桶(306)和两个与控制柜(1)信号连接的金属接近开关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达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启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