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34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包括支撑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配料罐,所述支撑台底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传动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端焊接有所述主动齿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二、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搅拌轴以及配料罐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四种不同种类有机复合肥的最终混合配料,极大的提高了有机复合肥的配料效率,通过排料管、电机一、下料管、驱动轴以及螺旋叶片的设计,使得有机复合肥在配料完成后能够实现高效的排料,避免了排料过程中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合肥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有机复合配料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将各配比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然而现有的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一次仅能实现一种肥料的配置,极大的降低有机复合肥的排料效率,而且现有的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在排料过程中下料管处常会发生堵塞,降低装置排料效率,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一次仅能实现一种肥料的配置,极大的降低有机复合肥的排料效率,以及现有的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在排料过程中下料管处常会发生堵塞,降低装置排料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包括支撑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配料罐,所述支撑台底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传动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端焊接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外围侧壁上啮合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中部焊接有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从动齿轮,所述搅拌轴外围侧壁上焊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外侧设置有所述配料罐,所述配料罐上端中部成型有投料斗,所述配料罐、所述搅拌轴以及所述从动齿轮均有四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电机二、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所述搅拌轴以及所述配料罐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四种不同种类有机复合肥的最终混合配料,极大的提高了有机复合肥的配料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支撑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支撑台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所述搅拌轴的正常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配料罐底端一侧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一侧壁上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传动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围侧壁上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排料管底端一侧设置有下料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排料管、所述电机一、所述下料管、所述驱动轴以及所述螺旋叶片的设计,使得有机复合肥在配料完成后能够实现高效的排料,避免了排料过程中的堵塞。进一步的,所述排料管与所述配料罐焊接,所述排料管与所述配料罐内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所述配料罐内配置好的有机复合肥进入到所述排料管中。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管与所述排料管焊接,所述下料管与所述排料管内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下料管完成装置的最终排料。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一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操作面板,所述支撑台底端外围焊接有支撑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操作面板能够通过控制电路通断来实现所述电机一以及所述电机二的启闭。(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一次仅能实现一种肥料的配置,极大的降低有机复合肥的排料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电机二、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搅拌轴以及配料罐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四种不同种类有机复合肥的最终混合配料,极大的提高了有机复合肥的配料效率;2、为解决现有的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在排料过程中下料管处常会发生堵塞,降低装置排料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排料管、电机一、下料管、驱动轴以及螺旋叶片的设计,使得有机复合肥在配料完成后能够实现高效的排料,避免了排料过程中的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中支撑台以及配料罐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中支撑台的俯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投料斗;2、配料罐;3、排料管;4、电机一;5、下料管;6、操作面板;7、电机二;8、支撑腿;9、支撑台;10、搅拌板;11、搅拌轴;12、驱动轴;13、螺旋叶片;14、主动齿轮;15、传动轴;16、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包括支撑台9、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6和配料罐2,支撑台9底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二7,电机二7的传动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传动轴15,传动轴15顶端焊接有主动齿轮14,主动齿轮14外围侧壁上啮合有从动齿轮16,从动齿轮16中部焊接有搅拌轴11,且搅拌轴11贯穿从动齿轮16,搅拌轴11外围侧壁上焊接有搅拌板10,搅拌板10外侧设置有配料罐2,配料罐2上端中部成型有投料斗1,配料罐2、搅拌轴11以及从动齿轮16均有四个,通过电机二7、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6、搅拌轴11以及配料罐2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四种不同种类有机复合肥的最终混合配料,极大的提高了有机复合肥的配料效率,传动轴15与支撑台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搅拌轴11与支撑台9转动连接,能够实现搅拌轴11的正常转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配料罐2底端一侧设置有排料管3,排料管3一侧壁上设置有电机一4,电机一4的传动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驱动轴12,驱动轴12外围侧壁上焊接有螺旋叶片13,排料管3底端一侧设置有下料管5,通过排料管3、电机一4、下料管5、驱动轴12以及螺旋叶片13的设计,使得有机复合肥在配料完成后能够实现高效的排料,避免了排料过程中的堵塞。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排料管3与配料罐2焊接,排料管3与配料罐2内部连通,能够使得配料罐2内配置好的有机复合肥进入到排料管3中,下料管5与排料管3焊接,下料管5与排料管3内部连通,能够通过下料管5完成装置的最终排料所示,支撑台9一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操作面板6,支撑台9底端外围焊接有支撑腿8,通过操作面板6能够通过控制电路通断来实现电机一4以及电机二7的启闭。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首先将称取好的不同种类有机肥配料分别通过投料斗1投入到不同的配料罐2中,然后将装置与外部电源接通,并通过操作面板6使电机二7启动,电机二7启动后可通过传动轴15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主动齿轮14转动后可通过从动齿轮16带动搅拌轴11转动,搅拌轴11转动后可通过搅拌板10对有机肥配料进行均匀搅拌,以实现有机肥的最后制作,待有机肥配料搅拌均匀后,可分别将收集容器放置在下料管5正下方,并通过操作面板6使电机一4启动,电机一4启动后可通过驱动轴12带动螺旋叶片13转动,螺旋叶片13转动后可将配料罐2内配置好的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9)、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6)和配料罐(2),所述支撑台(9)底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二(7),所述电机二(7)的传动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顶端焊接有所述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外围侧壁上啮合有所述从动齿轮(16),所述从动齿轮(16)中部焊接有搅拌轴(11),且所述搅拌轴(11)贯穿所述从动齿轮(16),所述搅拌轴(11)外围侧壁上焊接有搅拌板(10),所述搅拌板(10)外侧设置有所述配料罐(2),所述配料罐(2)上端中部成型有投料斗(1),所述配料罐(2)、所述搅拌轴(11)以及所述从动齿轮(16)均有四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9)、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6)和配料罐(2),所述支撑台(9)底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二(7),所述电机二(7)的传动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顶端焊接有所述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外围侧壁上啮合有所述从动齿轮(16),所述从动齿轮(16)中部焊接有搅拌轴(11),且所述搅拌轴(11)贯穿所述从动齿轮(16),所述搅拌轴(11)外围侧壁上焊接有搅拌板(10),所述搅拌板(10)外侧设置有所述配料罐(2),所述配料罐(2)上端中部成型有投料斗(1),所述配料罐(2)、所述搅拌轴(11)以及所述从动齿轮(16)均有四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5)与所述支撑台(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11)与所述支撑台(9)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来福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