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所述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包括承重母座;存水箱,所述存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第一连接支管,所述第一连接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主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存水箱内;第一架接台,所述第一架接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靠近所述增压水泵的一侧外壁上;第二架接台,所述第二架接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靠近所述增压水泵的一侧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具有结构较为简单、降尘效率高,且降尘效果较好、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它是一个将各类建筑物进行整合建造的过程,也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施工种类主要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等,在建筑施工的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渣土车等运输工具对土方所需要的渣土进行运输,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会扬起较大的灰尘,为了减少灰尘的扬起量以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施工环境,大多数都会有专人利用小推车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从而降低施工人员受到的粉尘危害程度。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有承载块,且承载块和储水箱的一侧相抵触,所述承载块的下端和储水箱的下端均固定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下端均固定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承载块的上端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设有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内设有转动装,虽然该技术实现了对建筑施工道路有效的降尘功能,能够防止扬尘扩散,消除扬尘,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解决了因人工降尘导致的效率低,降尘效果差,并且因在降尘过程中吸入大量的尘土而导致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操作简单,适宜推广,但是该技术中为了能够使喷水设备具有旋转喷洒的功能,利用了较多结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在旋转喷洒的过程中,不能对一处进行较长时间的洒水降尘,都是一洒而过,对于灰尘较多的地方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喷洒降尘工作,降尘效率偏低,且为了使旋转喷洒能够正常进行,需要预留较长的水管维持旋转轨迹,投入成本较大,使用性能有所降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降尘效率高,且降尘效果较好、制造成本较低的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包括:承重母座;存水箱,所述存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第一连接支管,所述第一连接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主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存水箱内;第一架接台,所述第一架接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靠近所述增压水泵的一侧外壁上;第二架接台,所述第二架接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靠近所述增压水泵的一侧外壁上;通水主管道,所述通水主管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接台和所述第二架接台上;第二连接支管,所述第二连接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水主管道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水主管道的内壁上;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设置在所述通水主管道内,所述出水管道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通水主管道的上方,所述出水管道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密封连接;锥形喷水头,所述锥形喷水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出水管道上;旋拧盖,所述旋拧盖螺纹安装在所述锥形喷水头上;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均开设在所述旋拧盖的一侧;完齿,所述完齿固定套设在所述出水管道上,所述完齿位于所述通水主管道的上方;防水罩,所述防水罩设置在所述通水主管道的一侧;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防水罩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防水罩的顶部内壁并与所述防水罩活动连接;缺齿,所述缺齿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缺齿与所述完齿相啮合。优选的,所述承重母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万向轮,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优选的,所述第二架接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衔接台,所述衔接台的顶部与所述电机和防水罩均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存水箱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存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设有密封堵头。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出水管道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道上转动套设有密封环,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与所述密封环的外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锥形喷水头的外壁上设有公螺纹,所述旋拧盖的内壁上设有母螺纹,所述公螺纹与所述母螺纹旋合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使用时,往存水箱内注入清水,然后启动增压水泵和电机,清水便通水主管道进入出水管道,随后通过出水孔喷射出,进而开始进行降尘工作,同时,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关系,出水管道便会转动,这样便可进行旋转降尘工作,且通过缺齿的特性,使得缺齿与完齿之间的接触为间断性的,当二者无接触时,便可对一处维持一段时间的喷洒,反之,便会转动对另一方向进行一段时间的降尘工作,使用效果较好,降尘效果显著提高,并且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旋拧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完齿与缺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承重母座,2、存水箱,3、增压水泵,4、第一连接支管,5、第一架接台,6、第二架接台,7、通水主管道,8、第二连接支管,9、固定板,10、出水管道,11、锥形喷水头,12、旋拧盖,13、出水孔,14、完齿,15、防水罩,16、电机,17、缺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旋拧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完齿与缺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包括:承重母座1;存水箱2,所述存水箱2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1的顶部;增压水泵3,所述增压水泵3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1的顶部;第一连接支管4,所述第一连接支管4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3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主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存水箱2内;第一架接台5,所述第一架接台5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1靠近所述增压水泵3的一侧外壁上;第二架接台6,所述第二架接台6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1靠近所述增压水泵3的一侧外壁上;通水主管道7,所述通水主管道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接台5和所述第二架接台6上;第二连接支管8,所述第二连接支管8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3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通水主管道7固定连接;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水主管道7的内壁上;出水管道10,所述出水管道10设置在所述通水主管道7内,所述出水管道10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通水主管道7的上方,所述出水管道10贯穿所述固定板9并与所述固定板9转动密封连接;锥形喷水头11,所述锥形喷水头11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重母座;/n存水箱,所述存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n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n第一连接支管,所述第一连接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主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存水箱内;/n第一架接台,所述第一架接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靠近所述增压水泵的一侧外壁上;/n第二架接台,所述第二架接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靠近所述增压水泵的一侧外壁上;/n通水主管道,所述通水主管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接台和所述第二架接台上;/n第二连接支管,所述第二连接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水主管道固定连接;/n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水主管道的内壁上;/n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设置在所述通水主管道内,所述出水管道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通水主管道的上方,所述出水管道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密封连接;/n锥形喷水头,所述锥形喷水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出水管道上;/n旋拧盖,所述旋拧盖螺纹安装在所述锥形喷水头上;/n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均开设在所述旋拧盖的一侧;/n完齿,所述完齿固定套设在所述出水管道上,所述完齿位于所述通水主管道的上方;/n防水罩,所述防水罩设置在所述通水主管道的一侧;/n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防水罩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防水罩的顶部内壁并与所述防水罩活动连接;/n缺齿,所述缺齿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缺齿与所述完齿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土方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母座;
存水箱,所述存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
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母座的顶部;
第一连接支管,所述第一连接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主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存水箱内;
第一架接台,所述第一架接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靠近所述增压水泵的一侧外壁上;
第二架接台,所述第二架接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水箱靠近所述增压水泵的一侧外壁上;
通水主管道,所述通水主管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接台和所述第二架接台上;
第二连接支管,所述第二连接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水主管道固定连接;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水主管道的内壁上;
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设置在所述通水主管道内,所述出水管道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通水主管道的上方,所述出水管道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密封连接;
锥形喷水头,所述锥形喷水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出水管道上;
旋拧盖,所述旋拧盖螺纹安装在所述锥形喷水头上;
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均开设在所述旋拧盖的一侧;
完齿,所述完齿固定套设在所述出水管道上,所述完齿位于所述通水主管道的上方;
防水罩,所述防水罩设置在所述通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泮忠,
申请(专利权)人:葛泮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