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握力球及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握力球。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疗领域,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临床上通常会在病人的上肢静脉中安置中心静脉导管,以便对病人进行治疗,而置管后的病人需要捏一种海绵握力球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然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海绵握力球,虽然便于握持,但是不便于医护人员掌握病人的执行情况(即是否遵从医嘱),而且也不便于病人判断自己的握力是否达到锻炼的要求,往往会因为锻炼不到位而增加血栓风险;现有技术中虽然公开了一些智能握力器,虽然具有检测握力和计数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但为了满足检测握力的需求,导致智能握力器通常需要设计成特定的形状,如杆状等,非常不便于病人握持,使用不便,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握持的智能握力球,不仅使用方便,有利于预防静脉血栓,而且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全方位的检测握力和计数,可以更直观的掌握医嘱的执行情况,判断是否达到锻炼效果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握力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结构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置有封闭的内腔,所述内腔中填充有气体或液体,所述握持部设置有用于连通大气的连通口,握持部用于在握力的作用下变形;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检测部,所述检测部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检测部通过检测内腔内的压力计算握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握力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结构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置有封闭的内腔,所述内腔中填充有气体或液体,所述握持部设置有用于连通大气的连通口,握持部用于在握力的作用下变形;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检测部,所述检测部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检测部通过检测内腔内的压力计算握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握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体、连通管、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检测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壳体设置有开口和连接孔,所述开口和连接孔分别与所述空腔相连通,开口处设置有隔离片,隔离片用于分隔内腔和空腔,并用于在单侧压力改变时变形,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隔离片,并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固定于检测体;所述连接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控制器用于计算握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握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压电薄膜传感器或应变片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握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为软管,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若干弹性支柱,所述弹性支柱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握持部的内壁相连,弹性支柱用于将检测体保持在所述内腔的中间位置处;
或,所述连通管为软管,连通管外套设有一个支撑弹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丽娟,唐丽琴,王静,张媛,黄亚斯,杨婧,戚莉勤,王黎,刘怡彤,邢燕,付本翠,李慧,伍金花,杜雪芳,李彩霞,吴丽,银忠拉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