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霞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急救患者的呼吸气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24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急救患者的呼吸气囊结构,包括面罩,压力阀,进气口,输气管,气囊夹板,气囊软皮,弹簧和导向装置;所述面罩的外表面通过胶合固定连接于输气管的一端,且输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胶合连接于气囊夹板上夹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压力阀的下端安装于气囊夹板上夹板的上端外表面;气囊夹板和气囊软皮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气囊夹板和气囊软皮的配合形成容量大小可变且相对密封的气囊结构,弹簧的设置有利于增强气囊充气时体积的恢复,提高了气囊充气的速度,使气囊工作更加平稳,减少了气囊供氧不稳定的情况,导向装置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气囊充气时气囊夹板的相对位置偏移造成气囊的形状扭曲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急救患者的呼吸气囊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急救患者的呼吸气囊结构。
技术介绍
呼吸气囊,呼吸囊一活瓣一面罩装置为最简单且有效的人工呼吸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时只需将面罩紧扣于病人口鼻部,另一手将呼吸囊握于掌中挤压,将囊内气体吹入病人肺内。当松开呼吸囊时,病人的肺脏被动收缩而将肺内气体“呼”出。由于单向活瓣的导向作用,呼出气体只能经活瓣排入大气。现有的呼吸气囊结构简单,存在功能单一、制造粗糙、科技含量低等缺点。使用的时候,临床医生难于掌控呼吸气囊的操作力度,呼吸气囊多为塑料材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难免出现气囊弹性不足,形状恢复速度缓慢而造成气囊充气效率降低,引起气囊内流量不均匀,供氧不及时的情况出现,会影响对患者抢救的质量,浪费最佳的抢救时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呼吸气囊多为塑料材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难免出现气囊弹性不足,形状恢复速度缓慢而造成气囊充气效率降低,引起气囊内流量不均匀,供氧不及时的情况出现,会影响对患者抢救的质量,浪费最佳抢救时间的情况。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急救患者的呼吸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急救患者的呼吸气囊结构包括面罩(1),压力阀(2),进气口(3),输气管(4),气囊夹板(5),气囊软皮(6),弹簧(7)和导向装置(8);所述面罩(1)的外表面通过胶合固定连接于输气管(4)的一端,且输气管(4)的另一端通过胶合连接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压力阀(2)的下端安装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进气口(3)是通过一次成型加工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上端外表面,且进气口(3)位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中间;所述气囊软皮(6)的一端通过胶合连接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下底面,且另一端同样通过胶和连接于下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急救患者的呼吸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急救患者的呼吸气囊结构包括面罩(1),压力阀(2),进气口(3),输气管(4),气囊夹板(5),气囊软皮(6),弹簧(7)和导向装置(8);所述面罩(1)的外表面通过胶合固定连接于输气管(4)的一端,且输气管(4)的另一端通过胶合连接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压力阀(2)的下端安装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进气口(3)是通过一次成型加工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上端外表面,且进气口(3)位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中间;所述气囊软皮(6)的一端通过胶合连接于气囊夹板(5)上夹板的下底面,且另一端同样通过胶和连接于下夹板的上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急救患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霞君李依明
申请(专利权)人:陆霞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